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高度關注說法絕對的詞語

2017-01-13 16:05:22 來源:學習啦

   我們做選擇題的時候,會發現選項中許多說法的表述過于絕對,絕對的說法值得關注,這類題目有時直接以“全部”“都”“完全”“根本”“徹底”等字眼出現,有時改頭換面隱蔽出現,如“無處”“一律”、“立即”“致命”等,在做題時,找出這些字眼兒,是我們破解題目的關鍵。

  【例1】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后,中英簽訂了《天津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今后的各式公文中,涉及英國政府和英國人時都不能使用“夷”字。這表明清政府()

  A.平等的外交觀念已經徹底形成 B.“天朝上國”的觀念受到沖擊

  C.對西方列強產生了崇拜心理 D.開始完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解析:此題選項中有多處表述過于絕對,只要我們稍加分析便可排除。A項中的“已經”和“徹底”明顯與材料內容不相符,不能使用“夷”字,是清政府迫于壓力被迫做出的決定,中國近代平等的外交觀念剛剛有所轉變。而D項中的“完全”一詞也說法過于絕對,此時的中國只是開始接受西方文化,傳統文化的影響依然占主導。C項說法與材料無關。故答案為B。

  【例2】(原創題)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司農寺擬定募役法,開封府界試行,同年十月頒布全國實施。募役法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雇人應役。雇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原來不用負擔差役的女戶、寺觀,也要繳納半數的役錢,稱為“助役錢”。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利于保障農時,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B.北宋已出現了“納錢代役”現象

  C.王安石變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D.募役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解析:首先通讀四個選項,關注各選項中有無說法絕對的詞語。我們會發現C項中有一個“根本”,說法過于絕對。通過所學知識,我們知道王安石變法并沒有完全推行下去,宋神宗死后,新法很快被廢除,雖有一些保留了下來,但只能說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由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ABD均正確,故選C。

  【例3】唐朝時,回紇首領請開“參天可汗道”,政府應允。關于這條道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開通于唐太宗時期 B.是唐代民族融合不斷加強的見證

  C.為地區間的商旅活動提供了方便 D.回紇部眾立即由此遷徙到了中原地區

  解析:首先通讀四個選項,關注各選項中有無說法絕對的詞語。我們會發現D項中有一個“立即”,這就是說法過于絕對的表述,只不過是以改頭換面的形式隱蔽出現的。7世紀初,回紇生活在色愣格河一帶,受突厥壓迫,后歸附唐朝,接受冊封,安史之亂期間曾出兵助唐平叛。8世紀后期改名回鶻,9世紀中期,其政權瓦解,回鶻人這時才被迫進行大遷徙。而這條大道開通于唐太宗時期,故“立即”明顯錯誤,而且回鶻人主要是向西遷徙,不是中原地區。結合相關知識,其他各項均正確。故選D。

  【例4】2009年10月1日上午10時,黨和政府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大閱兵。60年前,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關于60年前的10月1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冱h和政府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 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已經召開 ③當時中國大陸已經全部解放 ④毛澤東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開國大典舉行,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于今日成立了”,隨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大游行,故①④正確。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是1949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故②正確。③中的“全部”表述有誤,此時中國華南、西南諸多地區依然沒有解放。故答案為B。

  【例5】北京時間2009年10月3日凌晨,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鄭重宣布里約熱內盧成為了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巴西代表團一片歡騰,巴西總統盧拉和球王貝利更是激動得老淚縱橫。這是南美地區首次承辦奧運會,也是繼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后第二次圣火降臨拉美,這也是拉美地區經濟發展的有力見證。而近代的拉美,卻是列強奴役和剝削的對象,以下關于拉美獨立運動的史實,表述正確的是()

 、倮∶乐蕺毩⑦\動使拉美地區徹底獲得獨立 ②拉美獨立運動都是由白人領導的

 、郦毩⒑蟮睦栏鲊拷⒘斯埠蛧 ④北美獨立斗爭鼓舞推動了拉美獨立運動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④ D.②④

  解析:首先通讀四個肢項,關注各項中有無說法絕對的詞語。①中有“徹底”, ②中有“都” ③中有“全部”。 拉美獨立運動后,雖然推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封建殖民統治,但其新獨立的國家很快又成為了依附于英美的半殖民地國家,故“徹底”說法不妥,排除①。拉美獨立運動的領導人有黑人,如海地的杜桑·盧維杜爾,有白人,如墨西哥的伊達爾哥;還有很多土著人等,排除②。當時的拉美大都建立了共和國,但也有個別國家比如巴西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政權,排除③。北美獨立運動發生于1775~1783年,拉美獨立運動發生在后,并受到了北美獨立運動的鼓舞和推動,所以④正確。答案為C。

  【例6】有人認為,“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批判,客觀上打破了對斯大林的迷信,也沖破了教條主義的禁錮,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解決糧食問題,具有相當的現實性,…… 在工業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權力、精簡管理機構的措施,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留下寶貴的經驗。”上述觀點表明赫魯曉夫的改革( )

  A.徹底沖破了蘇聯原有模式

  B.完全拋棄了以計劃經濟為主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原有觀念束縛

  D.明顯增強了蘇聯的經濟力量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重點關注A、B,其中含有說法絕對的詞語,這有可能成為解題的突破口。由“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解決糧食問題”“ 一些下放權力、精簡管理機構的措施,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留下寶貴的經驗”可知A、B錯誤,分別錯在“徹底沖破”和“完全拋棄”。D在材料中沒反映,且說法有誤,可排除。故答案為C。

  "高度關注說法絕對的詞語"針對性訓練

  1.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其《全球通史》中寫到,“漢帝國繁榮了四個世紀……在帝國西面,中國探險隊穿過中亞,與印度西北部的貴霜帝國建立了聯系,從而大大增加了取道絲綢之路的貿易量。”秦漢時期的中國已經開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現不包括()

  A.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從海道來中國

  B.絲綢和養蠶繅絲等技術傳播到中亞和歐洲

  C.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從水路溝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

  D.中國與歐、亞、非許多國家開始了直接的貿易往來

  2.唐朝是一個開放的王朝,在長安和洛陽隨處可見穿胡服,戴胡帽的中原人,而婦女尤喜歡穿男裝,女裝盛行袒胸、窄袖的款式。這些史實反映了唐朝時期()

  A.少數民族人數在長安和洛陽占多數 B.婦女與男子的社會地位已經徹底平等

  C.少數民族服裝完全取代了漢族服裝 D.社會風氣比較開放

  3.據相關資料記載,1837年7月至1838年6月,中國從英國的進口總值是560萬英鎊,其中鴉片占60%。中國對英國的輸出總值是310萬英鎊。對這種現象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鴉片是英國對華貿易的主要商品 B.英國在中英貿易中處于順差地位

  C.英國在正常貿易中處于逆差地位 D.中國完全成為英國工業品的傾銷市場

  4.康有為和陳獨秀都是近代的學術大師,都曾經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為主張“尊孔”,而陳獨秀卻“力排孔教”,他們的觀點主張不同,但卻有著相同的目的性,這就是()

  A.否定守舊思想推進社會變革 B.全面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

  C.確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D.為維新變法尋找理論依據

  5.2009年10月20日,日本多名政壇人物到了具爭議性的靖國神社參拜;不過,首相鳩山由紀夫和其內閣成員并沒有出席。鳩山由紀夫堅稱不會參拜靖國神社,也不會允許閣僚去參拜,并且提議建造非神社戰爭紀念碑。以上材料表明()

  ①日本全體國人對侵略戰爭歷史進行了深刻反省

 、谌毡静糠诸I導人意識到正確對待侵略歷史的重要性

 、埒F山首相這種認識有利于中日關系進一步發展

  ④日本和周邊亞洲國家的矛盾得到徹底解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6.2009年10月4日,出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平壤大劇場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一道觀看了朝版歌劇《紅樓夢》。朝版《紅樓夢》在編排過程中得到了中方的支持和協助,是中朝交流與合作的一個成功范例。中朝友誼源遠流長,下列關于中朝關系說法有誤的是()

  A.漢朝時朝鮮半島上的辰韓因其文化習俗與秦相似,故稱秦韓

  B.隋唐時朝鮮半島有大量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

  C.1950年夏,朝鮮內戰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立即開赴朝鮮

  D.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中國曾積極支持朝鮮政府

  7.1961年3月以后,中國很多地方的人民公社恢復了社員的自留地、農村集市貿易,鼓勵養豬和進行其他家庭副業,停辦了公共食堂等。采取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徹底解決人民公社問題 B.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C.為實現經濟體制改革做鋪墊 D.準備實行市場經濟

  8.《權利法案》第4條規定:“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的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皆為非法。”這充分說明()

  A.國王失去了任何權力 B.議會與國王相互制約

  C.國王從此再也不可能征稅 D.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

  9.“如果說1640年開始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掀倒了斯圖亞特王朝這棵枯朽大樹的話,那么工業革命則將它連根拔起。”對此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B.工業革命徹底消除了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C.工業革命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

  D.工業革命摧毀了封建統治基礎

  10.小軍是某中學的學生,他迷戀于網絡,關于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他自有一番道理。你認為他的下列哪一觀點是錯誤的()

  A.使世界更緊密地連成一體

  B.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C.網絡從根本上否定了學校教育

  D.引起工作方式的重大革命

  參考答案與解析

  1.D 《后漢書》記載了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到達東漢,A正確;秦漢時期中國領先世界,輸出品主要是絲綢和先進的技術,B正確;漢武帝時,開辟了 “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了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聯系,,C正確。D項“直接”一詞我們應高度關注。當時中亞、西亞的各民族,特別是阿拉伯人,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國和歐洲之間進行轉手貿易,大獲其利;東漢時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但行至波斯灣受阻,于是大秦與中國通過海上間接貿易。所以中國與亞洲國家實現了直接交往,而與歐洲則是間接交往,至于與非洲的交往,目前尚無史料記載。

  2.D 服飾的多樣化以及少數民族服飾備受中原人歡迎,說明當時社會風氣開放,民族關系融洽,但并不能表明少數民族在長安和洛陽占多數,排除A。唐代婦女地位較高,這是和中國古代其他王朝相比較而言,特別是兩宋以后,但并不能說明男女地位已經徹底平等,排除B。中原地區漢族服飾依然占主導,從某種程度上少數民族服飾是一種點綴和修飾品,少數民族服裝不可能完全取代漢族服裝,排除C。答案為D。

  3.D D項中“完全”表述不當,這時的中國還沒有被迫開放,鴉片戰爭后,才逐漸成為。

  4.A 不管是康有為尊孔還是陳獨秀排孔,都是要否定封建思想,主張資產階級民主思想;但康有為沒有“全面”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是利用其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打著孔子的旗號實行君主立憲,排除B和C;陳獨秀排孔與維新變法無關,排除D。

  5. B ①中“全體”說法不妥,材料中明顯有很多政要參拜靖國神社,而且日本國內還有很多右翼勢力,排除①。④中“徹底”表述不妥,當前日本與周邊亞洲各國之間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特別是一些戰爭遺留問題,排除④。由材料,②③明顯正確。

  6.C C選項中“立即”應首先關注。1950年夏朝鮮戰爭爆發,隨后美國打著聯合國的名義以武力干涉朝鮮內部事務,同時美軍飛機還侵入中國東北地區進行轟炸,并把第七艦隊開到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朝鮮局勢危急,而且嚴重威脅到了中國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朝鮮政府請求中國援助,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應邀入朝作戰,保家衛國。所以,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后的幾個月,不能說“立即”。根據相關知識其他各項明顯正確。

  7. B A項中 “徹底”說法不妥,面對1959開始的嚴重的經濟困難,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先后提出了“八字方針”、召開七千人大會總結“大躍進”的經驗教訓等,以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但并沒有廢除人民公社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廢除,所以不可能徹底解決人民公社存在的問題,排除A。此時黨中央還沒有意識到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排除C和D。

  8.D A項“任何”與B項“再也不可能”,說法太絕對,只要符合憲法,議會授權,國王還會有一定權力,也有可能征稅;從材料中不難發現,國王受議會制約。

  9.D A項和C項的表述明顯與史實不符,B項中“徹底”說法過于絕對,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和促進了生產力發展,但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形成也需要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所以工業革命后不可能把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一切因素都鏟除掉。

  10.C 網絡與學校教育有一定的矛盾和沖突,但二者也可以有機的結合,特別是近年來許多學校都把計算機和網絡引入校園,二者的緊密結合促使教育和網絡都取得了新的發展。學校教育要重視網絡的重要作用,網絡也不可能從根本上否定教育。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高度關注說法絕對的詞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色综合网日本久久 | 在线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