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隨堂測試

2017-01-15 23:22:00 來源:精品學習網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1.(2014·高考安徽卷)列寧指出:“在經濟戰線上,由于我們企圖過渡到共產主義,到1921年春天我們就遭到了嚴重的失敗。”此“嚴重的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

  A.蘇維埃政權農業稅過重 B.蘇俄政策嚴重脫離現實

  C.分配領域的實物配給制 D.蘇俄敵對勢力十分強大

  解析:本題以列寧論述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為切入點,旨在考查學生準確理解史料并進行知識遷移的能力。當時蘇俄實行的是余糧收集制,并不是農業稅,A項錯誤;C項表述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當時的史實,排除;材料中說明蘇俄在一個落后的農業國通過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強制過渡到共產主義,這是嚴重脫離現實的表現,故選B項。

  答案:B

  2.(2014·高考新課標全國卷)1928年,蘇聯按照國家計劃在烏拉爾地區建設兩個鉀礦礦井,一個由蘇聯自主建設,另一個由德國公司負責。這反映出蘇聯在工業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術基礎

  B.突破了計劃經濟指令的制約

  C.依賴外資建設重工業

  D.采用新經濟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本題以1928年蘇聯工業建設為切入點,考查蘇聯的工業化,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并說明歷史現象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原意。蘇聯計劃在烏拉爾地區建設鉀礦的行為,不涉及技術基礎,也沒有違背計劃經濟指令,排除A、B兩項;一個由蘇聯自行建設,一個由德國公司負責,不能體現完全依賴外資,排除C項。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3.(2013·高考廣東卷)針對曾把農民出售糧食和其他農產品視為投機倒把并予以懲辦的做法,某國領導人指出:“投機倒把活動,如果從政治經濟學意義上來理解,那它和‘正當’貿易就區分不開來。”體現該領導人這一觀點的措施是(  )

  A.允許農民進行商品交換

  B.推行農業集體化

  C.為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

  D.實行余糧征集制

  解析:“投機倒把活動,如果從政治經濟學意義上來理解,那它和‘正當’貿易就區分不開來。”說明此領導人是贊成農民出售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行為的。故選A項。

  答案:A

  4.(2013·高考海南卷)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權頒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為全民財產,禁止土地買賣、出租等。糧食稅頒布后的1922年,全俄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了《土地勞動使用法》,允許出租土地和使用雇傭勞動。該政策的出臺和實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徹底廢除

  B.農村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認

  C.農業改革進一步發展

  D.商品經濟的主導地位得到鞏固

  解析:十月革命后頒布土地法令,1921年實行新經濟政策,實行糧食稅,這則材料是1922年頒布的糧食稅之后的進一步對農業的改革,故選C項。

  答案:C

  5.(2013·高考新課標全國卷)1952年,蘇共領導人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報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總收獲量達到80億普特,而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總收獲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認為是最尖銳、最嚴重的問題——谷物問題,就這樣順利地解決了,徹底而永遠地解決了。”這一論斷(  )

  A.與實際情況完全相符 B.成為加快工業化的依據

  C.是對農業改革的肯定 D.是對斯大林模式的維護

  解析:注意題干中的時間“1952年”,結合相關史實可以判斷,當時蘇聯沒有徹底永遠地解決谷物問題,這一論斷是為維護“斯大林模式”,故選D項。

  答案:D

  6.(2013·高考新課標全國卷)1931年,斯大林說:“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后了50—100年。我們應當在10年內跑完這段距離。”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當時的蘇聯國情

  B.推動了蘇聯經濟模式的形成

  C.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一致

  D.延續了新經濟政策的精神

  解析:斯大林認為蘇聯應該在10年內完成工業化,結合1931年蘇聯經濟建設的相關史實判斷: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蘇聯的國情,但推動了1936年斯大林經濟模式的形成。故B項符合題意,其他三項均表述錯誤。

  答案:B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歷史:《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隨堂測試”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三级a欧美三级香港三级 | 三级在线免费a免费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高清 | 综合国产日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