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道士塔知識點

2017-01-18 08:35:44 來源:精品學習網

   高中語文有一些我們必須記住的知識點,比如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有哪幾種修辭手法及有幾種人物描寫方法等等。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之道士塔,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東南,在鳴沙山東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洞窟層層排列。

  個佛窟。以后經過歷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涼至元代多種類型的洞窟700多個,壁畫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內容涉及古代社會的藝術、歷史、經濟、文化、宗教、教學等領域,具有珍貴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樂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萬道,狀若千佛,感悟到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鑿建了第一

  藏經洞中有4至11世紀(西晉至宋代)的經、史、子、集各類文書和繪畫作品等四萬余件,漢文字寫本3萬件以上,另有少量刻印本。其中大部分后被外國盜寶者劫到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上圖是藏經洞中晚唐高僧洪[巧下加言]的“真容”塑像,他曾受過唐王朝很高的敕封,并賞贈紫衣,像高0.94米。

  敦 煌 壁 畫

  第158窟 各族王子舉哀圖因釋迦涅盤而悲痛欲絕的畫面,有的割鼻、刺胸、剖腹、割耳。

  第79窟(盛唐)童子

  第61窟(五代)百戲娛樂

  唐 代 舞 樂 壁 畫(反彈琵琶)

  敦 煌 彩 塑

  道士 王圓箓

  伯希和在藏經洞斯坦因關于王道士:

  所作所為?

  粉刷壁畫

  摧毀塑雕

  賤賣珍寶

  揀送官員

  他的出身:戲劇性  斯坦因拍攝洞窟壁畫,并利用王道士的無知,廉價騙購 藏經洞出土敦煌寫本二十四箱、絹畫和絲織品等五箱。第三次探險(1913-1915)再次到敦煌,從王道士手中獲得五百七十余 件敦煌寫本三次中亞探險所獲敦煌等地出土文物和文獻,主要入藏倫敦的英國博物館、英國圖書館和 印度事務部圖書館,以及印度德里中亞古物博物館(今在新德里的印度國立博物館)。

  伯希和于1906年至1908年 間深入敦煌莫高窟,對全部洞窟編號,并抄錄題記、攝制大量壁畫照片。因伯希和具有深厚漢學知識功底,能操漢語,并熟悉中國古典文獻,在取得王道土的同意后,將藏經洞中的遺物全部翻閱一遍,重點在于選取佛教大藏 經未收的文獻、帶有題記的文獻和非漢語文獻,廉價騙購走大量的藏經洞文獻中的精品和為斯坦因所遺的絹畫、絲織品。這些收集品運到巴黎,寫本部分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東方寫本部,絹畫、絲織品等入藏集美博物館。

  伯希和在藏經洞

  敦煌328窟唐代塑像,圖中用圓圈標注的地方,原有一尊菩薩,被英國人盜走,現存波士頓博物館。現在還能看出地上留下的一個圓坑。

  1對于中國官員和國外人士:

  ⑴1900年前后中國現狀?中國官員的特點?

  蕭條、破敗、凋零、被侵略……

  昏庸、自私、無能、腐敗……

  ⑵外國冒險家用哄騙手段掠走文物!如何定論?

  國無真宰

  盜賊、侵略者

  圣地煌煌名萬方,于今始曉隱凄惶.

  金光初幸得神助,寶窟應悲失眼盲.

  梁有蛀蟲終會折,國無真宰自難強.

  佛門千古傷心淚,灑向胡笳抱恨長.哀敦煌閱讀第二、三節,說說文章提及王道士有怎樣的歷史責任?

  封建中國官員的腐敗與外國冒險家的貪欲對比

  歐美掠奪者所預想的艱難險阻和他們騙取財物的爽快順利

  敦煌浩劫的歷史承擔者

  主題:本文充分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的強盜本性和厚顏無恥,也揭露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積貧積弱和反動腐朽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當代學者、散文家,獲過“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動文壇,從此打出“學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幟,其作品沉靜而具有文化底蘊,因而受到讀者喜愛。在藝術理論創作方面,他完成于1983年的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述世界各國自古代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

  思想的理論著作;1985年創作的《戲劇審美心理學》中國首部戲劇美學著作。這兩部專著均曾獲國家級獎勵。

  三.他無法遏止的感情

  1走進道士塔:  悲涼

  2進入歷史:

  3面對文物流失:

  (甚至忍不住正面慘淡的局面,直接挑戰)

  余秋雨的散文常常把祖國的河山、民族情感和華夏文化融為一體,透過他的散文,我們會看到隱含著的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那就是華夏文化的精髓和內核——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

  恨  無可奈何心 痛合理的藝術想象

  豐富的表現手法

  充滿激情的語言

  品讀分析

  促成反思

  復活歷史、抒發情感、引發共鳴

  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被稱作“文化散文”,不僅僅因為他講述的是一段關乎文化的歷史;

  更因為在對這段歷史的關照中,

  他以文人的靈氣,鮮活生動地再現了歷史場景;他以學者的理智,深邃客觀地進行了思考追問;他以國人的血性,熾熱真摯地抒發了愛國情懷。

  1.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2.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于被官員大量糟賤的情景,我有時甚至狠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

  3.“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結合課文 揣摩文句

  作 業:

  以“決不能讓民族悲劇重演”為話題,寫一篇隨筆,不少于200字。

  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之道士塔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能幫助同學們鞏固復習知識點。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道士塔知識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综合视频97 | 亚洲最大丝袜首页第一国产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在线欧美日韩乱码中文电影 |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