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語文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蜀道難》知識歸納
高中最重要的階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題,多練習,為高考奮戰,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語文高二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文體知識:
本詩是一首七言樂府詩。樂府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詞、訓練樂工,以備朝廷舉行祭祀,召開宴會或舉行其他儀式時演奏。另外,還有一項任務就是采集民歌,供統治階級“觀風俗”。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合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有廣狹兩種意義: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它包括文人創作的和采自民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品。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就屬于后者。
2、浪漫主義(Romanticism):
這個詞起源于中世紀法語中的 Romance(意思是“傳奇”或“小說”)一詞,“羅曼蒂克”一詞也由此轉化而來。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于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覺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浪漫主義作為一種主要文藝思潮,從18世紀后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盛行于歐洲并表現于文化和藝術的各個部門。
育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語文高二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2017年語文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蜀道難》知識歸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