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知識要點

2017-02-09 23:24:54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化學反應的總稱,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根本的區別,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細胞代謝: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的許多化學反應。

  酶:是活細胞(來源)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一類有機物。

  活 化 能:分子從常態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

  二、細胞的能量“通貨”──ATP

  ATP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特點

 、呕瘜W組成: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個相連的磷酸基團構成。

 、平Y構特點:

     ①ATP的中文名稱叫三磷酸腺苷,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即腺嘌呤+核糖,T表示3個,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高能磷酸鍵。ATP中大量的能量儲存在高能磷酸鍵中,高能磷酸鍵水解釋放的能量達到30.54 kJ/mol。

    ②1個ATP分子中含有一個腺苷、三個磷酸基團和2個高能磷酸鍵。其中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易于斷裂釋放出其中的能量,吸收能量后也易于形成。

    ③當ATP的一個高能磷酸鍵水解,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當ATP的兩個高能磷酸鍵同時水解時,形成焦磷酸(PPi)和一磷酸腺苷(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單位之一。

  三、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

  1、呼吸作用(也叫細胞呼吸):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釋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根據是否有氧參與,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有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過程。

  3、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4、發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無氧呼吸。

  四、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薩克斯實驗中黑暗處理的目的: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曝光與遮光形成對照,檢驗試劑為碘蒸氣,檢驗前用酒精處理,目的是溶解色素;恩格爾曼選用水綿做實驗材料的好處:葉綠體大呈帶狀,便于觀察,所用細菌為好氧細菌;魯賓、卡門用的實驗方法為示蹤原子法(同位素標記法)。

  (1)薩克斯:自身對照,自變量為是否照光(一半曝光與另一半遮光),因變量為葉片是否制造出淀粉。

  (2)魯賓和卡門:相互對照,自變量為標記物質(H218O與C18O2),因變量為O2的放射性。

  (3)普利斯特利:密閉的玻璃罩是否加植物為自變量,蠟燭燃燒時間或小鼠存活時間為因變量。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生物: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知識要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欧美17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亚洲乱码尤物193yw | 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 | 天天看高清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