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冊期末常考知識點2

2017-02-20 23:24:15 來源:精品學習網

   7、種間關系 競爭:不同種生物爭奪食物和空間(如羊和牛)

  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

  寄生:蛔蟲,絳蟲、 虱子 蚤

  植物與光照強度有關

  垂直結構 動物與食物和棲息地有關

  8、群落的空間結構:

  水平結構

  9、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它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第五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無機環境)

  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

  生態系統的

  組成成分 消費者:絕大多數動物,除營腐生的動物

  1、結構

  分解者:能將動植物尸體或糞便為食的生物

  (細菌、真菌、腐生生物)

  食物鏈和食物網(營養結構):

  食物鏈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其起點:生產者植物

  (第一營養級:生產者 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

  2、生態系統的功能: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3、生態系統總能量來源:生產者固定太陽能的總量

  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營養級≥2)

  能量來源:上一營養級

  能量去處: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傳給下一營養級

  4、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①: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

  6、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之間的異同

  不同點:在物質循環中,物質是被循環利用的;能量在流經各個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的,而且是單向流動的,而不是循環流動

  聯系:

    ①兩者同時進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儲存、轉移、釋放,都離不開物質的合成和分解等過程

  ③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著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

  7、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種類: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孔雀開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8、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

  信息的傳遞

  ②:信息還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①提高農產品和畜產品的產量

  ②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9、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

  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而且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穩定性: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

  10、生態系統 能力

  的穩定性 恢復力穩定性:生態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后恢復到原狀的能力

  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越高,恢復力穩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對生態系統干擾的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該適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②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物質、能量投入,保證生態系統的內部結構和功能的協調

  12、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

  13、生物多樣性: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

  14、生物多樣 間接價值:對生態系統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價值(生態功能)

  性的價值 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使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

  15、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易地保護(動物園)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生物:下冊期末常考知識點2”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午夜理论久久久久 | 日韩αv在线观看 | 亚洲AV秘精品色婷婷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在线看国产精品黄v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