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第一章
第1章:走進細胞
第1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
⒈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
⒉病毒生物的標志是能通過增殖產生后代;
⒊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
⒋人個體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受精作用的場所:輸卵管;胚胎發(fā)育的主要場所:子宮;
⒌父母和子女間遺傳物質的橋梁: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
⒍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反射弧;完成縮手反射至少需要神經細胞和肌細胞的參與;
⒎艾滋病的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HIV主要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的淋巴細胞;
⒏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冠狀病毒;冠狀病毒主要侵染人體的肺部細胞和呼吸道細胞;
⒐生物和外界環(huán)境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礎:細胞代謝;生物生長和發(fā)育的基礎:細胞增殖和分化;生物遺傳和變異的基礎: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
⒑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生物圈;
注意
:①心肌,平滑肌屬組織;骨骼肌屬器官
②綠色開花植物有6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③綠色植物沒有系統這一層次;
④單個單細胞生物既是細胞層次又是個體層次;
⒒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統也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⒓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形態(tài)的單細胞生物;
第2節(ji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⒈高倍顯微鏡使用要點:
①找:在低倍鏡下找到所要觀察的目標;
②移:移動裝片使觀察目標處于視野的中央
③換: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正對通光孔;
④調:調節(jié)光圈,反光鏡和細準焦螺旋使視野明亮
⒉注意:
①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正確的方法:兩眼睜開,用左眼觀察,右眼作記錄,畫圖;
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
③目鏡的長度和放大倍數成反比;物鏡的長度和放大倍數成正比;
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指物體長度和寬度的放大倍數,而不是面積和體積的放大倍數;
⑤一行細胞數量的變化:根據放大倍數和視野成反比的規(guī)律計算;
⑥圓形視野范圍內細胞數量的變化:根據看到的實物范圍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的規(guī)律計算;
⑦顯微鏡成像規(guī)律:顯微鏡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上下左右同時顛倒,旋轉1800)(b→q,d→p);
⑧往物像所在的位置移動裝片才能將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物象在右下方就往右下方移動裝片);
⒊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類;
①真核細胞構成真核生物,如動物、植物、真菌等; (注意:酵母菌和霉菌屬真核生物)
②原核細胞構成原核生物,如藍藻,細菌,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記憶口訣:藍色細線織毛衣) 注意:乳酸菌,醋酸菌屬細菌,是原核生物;
⒋藍藻在水體里由于富營養(yǎng)化而群體聚集會產生水華(淡水)和赤潮(咸水);藍藻在陸地上群體聚集可形成發(fā)菜;
⒌藍藻細胞的細胞膜和真核細胞相似;
⒍藍藻細胞的細胞質中僅含一種細胞器:核糖體;
⒎藍藻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是自養(yǎng)生物
(細菌中的絕大多數是營寄生或腐生生活的異養(yǎng)生物);(注意:藍藻細胞內不含葉綠體)
⒏動植物細胞的統一性:均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⒐真原核細胞的統一性:均含有細胞膜,細胞質,均以DNA為遺傳物質;
⒑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⒒細胞學說的建立者:德國的施萊登和施旺;
⒓細胞的發(fā)現者和命名者:1665年,英國的虎克;
⒔第一個觀察到活細胞的科學家:荷蘭的列文虎克;
⒕細胞學說要點:
①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②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于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細胞可以叢老細胞中產生;
(責任編輯:康彥林)
-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2高鐵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3互聯網金融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4酒店管理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5學前教育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6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7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8動漫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9大數據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10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高考就業(yè)率最高的十大專業(yè)排行
分享“高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第一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