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專業介紹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聞名于世。1960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桂林機械專科學校就誕生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學校先后更名為桂林機械工業學校、桂林無線電學校和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是廣西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3月,學校成為工業與信息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工業設計 (本科類)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掌握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能,能從事產品設計、產品開發和設計管理,能夠適應潮流并努力變革的適應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應用性專門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獨立從事工業產品設計,也能從事與之相關的技術管理及研究、教育的專業性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具有應用產品設計理論和法則處理工業產品的造型與色彩、結構與功能、結構與形體、結構與材料、外形與工藝,產品與人、環境和市場的關系,并將這些關系統一表現在產品的系統設計上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
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于專業知識,包括:
掌握數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工程制圖等工科基礎理論知識;
掌握工程材料與材料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
掌握沒學的基本知識,具有形體塑造能力、形體表現能力(含設計素描、表現技法、模型制作);
掌握設計心理學、人機工程學的基本知識及運用;
掌握產品的功能對其結構和造型的內在需要,以及產品對外在環境的影響,進行以人為本的產品系統設計;
掌握計算機輔助造型與結構設計和模具設計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熟悉設計流程,能運用基本的理論和綜合手段,清晰表達設計思想,具有產品開發的能力;具有發現問題、判斷問題和綜合評價、組織、計劃的能力;
掌握產品營銷學知識,具備設計師的職業道德,熟悉并掌握與設計相關的基本知識;
有較強的表現技能、動手能力、美的鑒賞與創造能力。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以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
三、主干學科、主要課程與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干學科:機械工程學、設計學
主要課程:綜合構成、設計色彩、結構素描、產品設計基礎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計算機輔助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結構設計、設計材料及工藝、設計表現技法、產品結構設計、人機工程學、產品系統設計。
主要實踐性環節:包括軍訓、金工實習、地域文化考察、模型制作、計算機應用、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于41周。
四、畢業合格標準
1、符合德育培養目標要求。
2、學生畢業學分為199分,包括:1、課內教育中的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2、課外教育的入學教育及國防教育、社會實踐及興趣學分等。
3、符合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五、標準修業期限和授予學位
標準修業期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責任編輯:吳健強)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