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高考文綜試題答題時間比較緊張
育路網整理2016年北京文綜考試特點,供大家參考。
社會熱點:要求學生關注時事
不少試題充分體現了對于社會熱點的關注。比如,2016年大熱的海昏侯劉賀墓進入考題,試題要求對比分析“曹操墓”和“劉賀墓”兩個墓的地理位置、墓穴規制、出土文物等信息,需要考生闡述為何曹操墓的墓主人身份存在質疑之聲;針對劉賀墓將規劃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試題要求考生回答其對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影響。有考生表示,劉賀墓2016年大熱,此前已經接觸過不少關于劉賀墓的練習,但是與曹操墓的對比分析,還是讓不少考生覺得試題回答起來有難度。
有的試題題干以時事新聞為背景,比如,一道材料分析題就以即將在北京開幕的“第33屆國際地理學大會”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大會舉辦期間北京的氣象條件。
有的考題“以小見大”,從某一熱點現象中考查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比如,2016年,我國在部分地區試點推行“一元券硬幣化”工程,用一元硬幣代替一元紙幣,考題要求考生在此背景下闡述我國國家貨幣方案或措施的特點。
身邊話題:貼近生活入手不難
某些試題充分體現了與日常生活的貼近度。比如,有試題提出,“跑步熱”讓一些城市馬拉松比賽吸引了眾多愛好者,但是,組織者往往面臨報名者眾多,而參賽名額有限的困境,試題要求考生回答“在解決參賽名額這一稀缺資源配置的難題上應該采取哪些手段”。
如今,創客也成為校園內外廣大學生極為熟悉的一個詞。有的材料分析題中就以此為背景,題目指出,針對學生群體拖延癥現象,某校學生創客社團發明了一款手機應用軟件,主要功能包括目標專注、任務拆分、量化評估和同伴激勵,試用哲學的觀點對這一設計進行討論。
還有的選擇題要求考生分析北京的空氣質量。有考生表示,這些話題與生活密切相關,回答起來很有熟悉感。
前沿課題:考驗學生思辨能力
還有不少考題涉及前沿科技或者社會難題,體現了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考查。比如,一道材料分析題指出,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通過車內計算機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它的應用能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并節約能耗,這引發國內外各大汽車制造商和互聯網公司爭相斥資研發;但它的開發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包括上路標準、責權追究、黑客隱患、用戶信息保護等問題。試題要求考生分析我們應該如何發展無人駕駛汽車。
另一試題要求學生為完善上世紀80年代老舊小區的停車方案提建議。題干中指出,該小區為老舊小區,停車位不足,想要借鑒外地潮汐式停車經驗,與附近寫字樓簽訂協議:白天寫字樓上班族在小區付費停車,夜間小區居民向寫字樓付費停車。然而,這個方案也引起相關質疑,比如擁堵、噪音問題等。試題要求學生根據此前對居民的調查報告,為完善小區的民主管理提建議。有考生表示,這樣的題型此前復習時很少碰到,比較考驗學生的思辨能力,需要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
北京2016年高考文綜試題答題時間比較緊張分享到這里,更多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北京2016年高考文綜試題答題時間比較緊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