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北京卷——文言文文本閱讀解析

2017-06-07 22:01:31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一)關于選材

  從測試材料上看,今年文言文閱讀文本《秦廢封建》取材于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東坡志林》,是一篇論述性的文章。節選文字論述了分封制和郡縣制等問題,意在引導學生反思歷史,汲取古人的思想精華。這對于學生領略古人智慧、批判繼承民族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關于命題

  從測試題目上看,北京卷文言文閱讀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確:側重于考查對文言文作品語言和內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試題在積累與運用、綜合考查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第9、10、11、12小題,均對考查了文言文閱讀中的理解能力。前兩題考查的是詞語(實詞、虛詞),后兩題考查的是句子。

  第9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與往年一樣,對實詞的考查不重記憶而重推斷,即考查其“在文中”的含義。第10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用法的理解。第11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以判斷題的方式來考查。第12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以翻譯作答的方式來考查。

  無論詞語還是句子,這些都體現出對考生文言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強調學生平時文言文知識的學習積累和運用。

  第13題,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判斷對文意的理解是否正確。以往曾經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文意的理解,后來這個考點被取消,這一考點的恢復,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含義的梳理和理解。

  第14題,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作者做出判斷的直接依據。試題素材源于蘇軾的一篇議論性文章,比起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它的閱讀難度要略高一些。試題側重考查考生對上下文內容及邏輯關系的理解能力,雖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但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過類似的文章,如《過秦論》《六國論》等。

  總之,文言文閱讀,這些試題都意在引導考生對日常的文言文的學習,不僅限于背誦默寫,還要學會積累,重視理解和感悟,能將所學知識和能力靈活運用到閱讀中,真正理解和體會蘊藉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豐厚內涵和優美意境。

  北京市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高級教師王勇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高考語文北京卷——文言文文本閱讀解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先锋影音资源影音中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午夜看片 | 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 亚洲乱码免费伦视频 |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