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全國卷II評析 看明年考生備考新方向(2)
語言基礎知識
第三小題考查語言的得體,調整了2016年考查連貫之關聯詞語的題型,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這種題型屬于全國卷中的新題型,但是其他自主命題的省份之前就有所涉及,“下列交際用語使用不得體的一項是”(2014年江蘇卷)。
第五小題考查語段的邏輯,這是一種新題型,考查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找出邏輯漏洞,并指出漏洞。提醒考生提升自己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注意邏輯的培養,培養語文的思維。
作文
2017全國Ⅱ卷繼續采用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新材料作文題型。試題材料由精心選擇的六個中華名句組成,試題命制充分發揮作文的積極導向功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導學生自覺繼承、轉化優秀文化傳統,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讓每個考生有話可寫的同時,還能夠發揮個人特色。六個名句各有特點,審題立意具有很大開放度,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感觸與思考,從“小我”到“大我”,各自獨立又彼此關聯。命題要求“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是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名句內涵的基礎上自主進行組合,分類探討,在名句之間找關聯性,進而探究內涵。
3.難易區分度的變化
2017年試題承繼了以往重視基礎考查的風格,強調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對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多文本閱讀強調泛讀與精讀之間關系,側重考查學生信息提取、篩選、概括等基本閱讀能力。
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難度與2016年相比,大致持平,只是難易分布點有所調整。論述文文本閱讀注重對文體知識的考查,難度持平;2016年,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相比較,文學類較難,實用類較容易,延續2016年的趨勢,文學類文學閱讀難度較難,實用類文本閱讀難度降低;文言文閱讀較為容易;古代詩歌鑒賞,客觀題的迷惑性較大,主觀題難度降低;語言文字運用題形式多有變化,但難度不大。作文,審題的理解成本增大,但可供選擇的范圍廣,難度與去年持平。
全國Ⅱ卷各個版塊的能力考點分明,又相互配合,共同組成完整的能力考查體系,在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各板塊的考查重點,加強板塊之間的聯系,強調對學生語文基本能力的綜合考查。但是相對前幾年考題,選材方面還是有些不同,其一,選材更加注重優秀的傳統文化,如在作文材料中,用古詩文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其二,選材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用類文本閱讀提到垃圾分類的概念,材料與生活息息相關。整個材料的選擇與新課標倡導的提倡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一脈相承。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