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文科狀元林葉:愛思考有志氣善交流
2006-06-01 23:07:32
來源:搜狐網
南京師大附中高三畢業生林葉以677分摘取了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的桂冠。昨天,記者電話連線了正在張家界游玩的她,從與她不到10分鐘的談話和教她歷史的李華老師口中,記者深深地感覺到,她的成功絕非偶然。
愛思考:理性對待高考
高考前,林葉的文集《船家心語》通過省文聯出版社出版,這和她愛思考、勤寫作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高中階段,她經常與老師探討各種問題。“她非常直率,有什么心思都會毫不隱瞞地告訴你。”李老師說。
李老師憶起林葉曾問她的一個問題:“現在的高考制度迫使我們將那么多的精力放在應試上,這種制度是不是存在弊端?”李老師也開誠布公地談出了自己的觀點:高考是不能回避的問題,我們必須正視它、適應它。我們的思維可以超前,但行動不能太超前。對于學生來說,應試是很重要的。“對于她這樣喜歡自由思考的學生,我能理解應試的束縛給她帶來的苦惱。”李老師說。
令李老師欣慰的是,林葉將老師的話聽進去了,在對待應試的態度上,她沒有任性。往常,每天放學林葉總是早早回家,因為她要趕快把一天的所思所想寫成文章,這是她的興趣所在。高考前夕,她忽然開始在教室上晚自習。李老師問她原因,她說:一回家,不知不覺就要寫文章,占用很多復習時間。而在學校能感受到學習的氣氛,在書本上多花一些精力。
有志氣:“為吾人類大眾”
“林葉是個很有志氣的孩子!”李華老師語氣有些激動地說。在她看來,林葉的志向很單純,也很專一。
從很早開始,林葉就決心要考北大。當學校把人大、復旦等校的自主招生名額給她時,她選擇了放棄。她從網上下載了北大的自主招生報名表,填寫好、寄送過去,然后立刻開始準備。她把自己的準備方案告訴老師,老師提出疑問,她立刻想其他辦法彌補。“她非常積極,不停地動腦筋,有不達目的誓不休的干勁。”李老師說。
林葉在班級擔任團支部書記,一種作為“領頭羊”的責任感始終驅使著她。上課前,值日生沒擦黑板,她會很自然地上前把黑板擦干凈;考前放假期間,老師想為學生答疑,卻聯系不到學生,她會立刻說“我來約同學,安排時間”;成績稍有下降,她立刻把自己最近的學習安排告訴老師,請教有哪些不足。甚至一次學校搞捐款活動,有的同學反應冷淡,她就覺得很苦惱,帶點氣憤地問老師:“為什么他們會這樣?”
林葉告訴記者所有的文學作品中,她最喜歡看魯迅的文集,五四時期的戲劇、文學。魯迅的社會責任感令她十分景仰。記者問她:你的理想是什么?她回答:“現在不太好說,就是希望我的知識能不斷增加,以后能對社會有些用處。”隔了一會兒,她又說:“我在學校的石碑上發現一句話:‘為吾人類大眾。’這是我們學校1929-1933年的校訓,給我的影響很深。”
善交流:同學幫助我成長
在回顧高中三年的收獲時,林葉說:同學給我的影響很大,他們非常聰明。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從一個感性的女孩成長為一個有理想的、理性的女孩。學校給了我思想的平臺,教會了我怎樣思考。
下課的時候,同學們會聚集起來討論從媒體上、書本上看到的各種消息,邊開玩笑邊談談看法,這時她會特別留心,“他們那種理性的思維,邏輯性很強的語言,我特別羨慕。”林葉笑著說。而由于她又喜歡把自己的所思和老師進行交流,漸漸地,老師也把和她談話作為了解班級學生情況的一種途徑。李老師說:“她發現問題總比別人更早一步,解決了她的問題,也就提前解決了班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