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讀侵害應屆生權利?
![]() |
今年北京市高考復讀生預計近2萬。針對復讀生增多問題,有市民認為這提高了應屆生升學壓力,應限制甚至取消復讀。但也有人認為,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學生有自由選擇權。昨天,本報開通熱線,市民、專家各抒己見。
贊成
已被錄取者不應再復讀報考
張同學(北京某示范高中高三女生)
一周前,我們班里來了一名插班的復讀生,據說高考考了600多分,報的志愿是北大新聞系,沒被錄取。跟他一個班學習,大家都覺得挺有壓力的,“敬畏”他600多分還要復讀。
這樣的高分復讀生當然會擠占我們的錄取名額了,因為他明年肯定還會考高分。往屆生已經有一年的復習了,也有一次高考的經驗。而應屆生與往屆生一起參加高考,面對有限的錄取名額,競爭的平臺不對等,這是明顯不公平的,也是對應屆生權利的侵害。
我認為必須對復讀生進行限制,比如,已被學校錄取的學生,不能再復讀報考;第一年落榜的考生第二年報考時要減少5分或者10分錄取。或者給復讀生單出一份更難的卷子,單獨審閱。高分復讀是浪費教育資源
市民趙女士(曾經做過教師、目前做生意)
我外甥女今年高考考了570分,這幾天就要去北京交通大學報到。這孩子原來是打算復讀,因為她覺得自己沒考好,想明年再考一年。
對于高分復讀生,我認為一定要進行一些限制。因為高分復讀生放棄了已經錄取的學校名額,這也是一種浪費。
明年參加高考的孩子大部分是屬龍,因為屬相的原因,明年的高考生數量很多,競爭也更激烈。復讀并不意味能上更好的學校。
但是,對那些分數不高的學生,應給他們一個復讀的機會。
反對
限制復讀侵犯人權
劉女士(復讀學校負責人)
對復讀生是否限制其實是一個人權的問題,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其實也是對人權的保護,是讓孩子們平等受教育的合理化。限制復讀是不尊重和侵犯人權的表現,而且,應屆生也有可能是下一屆的復讀生。
今年,我們學校招收的400名復讀生中,最集中的分數段在400分左右。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他們最起碼的愿望是上一所大學。
專家觀點:公民有選擇更好教育的權利
勞凱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所所長)
考生復讀和限制復讀,兩個意見都是有道理的。不能說誰對誰錯,關鍵是利益如何更加均衡。
已錄取而沒有報到的招生名額是不會浪費的,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上大學現在還是買方市場,你不上總會有人愿意上。
應屆生最關心的是復讀生造成競爭更激烈。其實,在近兩萬名復讀生中,真正的高分復讀生非常少,把高分復讀生放到超過10萬人的北京高考大軍中,這個比例非常低。復讀生對應屆生的“侵占力”有限。
對于復讀問題,從政策和法律的導向來看,不限制是給公民更多選擇機會。而且,最基本權利之上,人們還要追求更好的權利。不完全是教育選擇個人,個人同樣可以選擇教育。
根據美國一位學者的理論,毛入學率達到一定比例之后,高考的競爭就不會那么大。但這個理論似乎并不適用于中國。北京的高考錄取率已經達到75%,可高考的競爭卻沒有減弱。這與我國大學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有很大關系,這需要依靠逐步提高中國大學的辦學水平來解決。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