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與本地考生搶飯吃 海南考生傷有多深?

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端,不能讓海南考生“埋單”。記者蘇曉杰 攝
南海網9月17日消息:有些高考移民家長對自己的行為大言不慚;有些人甚至動用各種社會背景對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進行騷擾、威脅和恐嚇……
“我沒見過到人家里搶飯吃還搶得這么理直氣壯的!”一位海南本地考生家長異常憤恨。
能上好大學的被擠到一般大學
“高考移民的大量涌入,擠占了本省考生上大學的機會,極大地損害了海南考生的利益。與移民考生相比,我省考生整體競爭力處于下風,造成了有些能上本科第二批的考生,因為高考移民的沖擊而掉入本科第三批和專科學校!”省考試局負責人對記者說。
有些人認為,海南雖然基礎教育薄弱,但考生人數少而錄取率高,對其他省考生也意味著不公平。對此,省教育廳負責人說:“錄取率高、名校招生計劃多的不是海南,而是北京、上海等地,你能說北京、上海的基礎教育不發達嗎?高考移民怎么不去北京、上海考?”
教育體制上的缺陷和弊端,顯然不能讓海南考生“埋單”。
缺人才,本來就是制約海南發展的“第一瓶頸”,高考移民的沖擊,使得這樣的瓶頸越卡越緊。海南本土的考生無緣大學或者說好大學,意味著地方經濟發展缺乏可持續的智力和人才支撐。這樣的后果是可怕的。
去年一半以上本科招生計劃被高考移民擠占
絕大多數高考移民揮師海南,沖的就是二本以上的好大學。而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是掠走了相當一部分的本科招生計劃。
省教育廳負責人透露,2002年—2004年高考移民的錄取率均高于本省考生,尤其是本科院校,移民考生的錄取率為75.4%,接近本省考生錄取率39.5%的兩倍。
我們再來看,2005年高校在海南一共招收了11827名本科生(含一、二、三本),其中的6969個招生計劃,被高考移民無情奪走!
一個高考移民偷笑的背后,就意味著一位海南考生郁郁寡歡。
引發社會矛盾的導火索
高考移民問題,近幾年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方面是那些花了銀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移民來瓊,卻可能遭遇限報門檻無法如愿的考生和家長;一方面是那些寒窗苦讀十二年的本地考生和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雙方都是一肚子氣。
今年高考前,海口市查出69名考生有戶籍問題,按照有關規定,這些考生被取消其在我省的報考資格。一時間,這部分考生的家長鬧得很兇,有人甚至沖到了省長辦公室外面……
省領導和各有關部門領導態度堅決:“在維護本省考生利益上,決不讓步!”
海口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曾經連著幾天勸說鬧事的高考移民家長。有人來信威脅要沖擊考場,他氣得拍了桌子:“我們跟公安協調了,誰敢沖擊考場,就抓誰!”
而與此同時,高考移民問題多為媒體詬病,給海南也帶來了多方負面影響。2005年7月,轟動全國的“李洋事件”,引起包括央視在內的國內眾多媒體報道論爭,將海南高考移民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