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推敲江蘇高考方案 分步考能否減壓
中新浙江網9月25日電 昨天,江蘇省教育廳舉辦了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公示后的第一場專家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12位專家,既有高校校長、教授,也有中學校長,還有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針對新高考方案,專家們均發表了真知灼見,然而,記者在現場發現,對于一些話題,專家們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觀點。座談讓這些話題越談越深,也更引起人們的重視。
焦點一:分步考,能給學生減壓嗎
政策:新方案變現在的“3+2”一次性統考為“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從而高考分為兩次進行,統考三門被稱為“大高考”,而學業水平測試將成“小高考”。
正方:原省教委副主任胡星善說,高考讓考生壓力太重,如何解決是一個急需的問題。過去,有人提出高考通過調整考試大綱,降低考試難度,但事實上并不能達到減壓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考生處于一個競爭中,競爭讓考生的絕對成績并不最為重要,重要的是其成績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現在有的考生考到600多分還有壓力,原因就在于還有考生的分數比他還要高!考生的壓力如何消除?只要考完,壓力就消除。分步考試,提前將部分考試完成,從而提前解決了部分考試的壓力,最后考生可集中精力沖刺統考,高考分階段解除了學生的思想負擔。
長江學者、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院長王煒教授也說,高考壓力有,關鍵是壓力如何分解,新高考方案對分解考生的總壓力非常有利。他舉例,一根橫梁如只能承載100公斤的壓力,如果一下子壓上去就有可能斷裂,而如果將重量分成幾次放,就不成問題。
反方: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守仁教授認為,新方案制訂的一個出發點是要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但能不能減輕要面對現實,實際上很難解決。高考的競爭肯定存在,學生都想上更好的學校,減壓客觀上不容易。
江蘇省鹽城中學李自成校長說,減輕負擔是可以的,但不能全部解決,雖然分步考了,統考也僅剩三門,但只要考試存在就有壓力,現公務員考試考的科目很少,差一分都不行,考生的壓力仍很大。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占寶也認為,新高考分幾次考,不一定能減輕考生負擔,也不能減壓,反而會導致考生過度學習。
焦點二:等級計分,還需要細分嗎
政策: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為4個等級,用A、B、C、D表示。
正方: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所長龔放教授說,等級計分,還需要細分。新高考統考只考語數外三門,將其它科目放在學業水平測試中,并以等級計分,這樣很不利于高校錄取。從比例上看,A級占到所有考生的前20%,而預計到2008年,全省考生多達55多萬人,其中A級考生占到11萬人,以南大為例,考生主要集中在全省排名前2500名至3000名,要想從這么多的A級考生中選出排名靠前而物理、化學又優秀的考生,操作起來很難。
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笪佐領教授認為,等級計分的確需要細化,高考是一個龐大的金字塔式的體系,有985高校、211高校、一般普通本科高校和專科院校,將等級細分,有利于頂尖高校選拔到頂尖人才,也有利于各級高校選拔到合適學生。在操作上,可將現有的A、B、C、D四個等級分得更細些,可以有1-8個等級或1-10個等級。
反方:江蘇省鹽城中學李自成校長說,新方案將學業水平測試按等級計分,這是好的,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與高校錄取時要求精細是一對矛盾。在此情況下,解決的辦法還是有的,并不是一定要細分,為了解頂尖高校對優秀生的錄取問題,可在A的等級前推出A+,就像現在的高考中將單科優秀考生注明一樣,這樣同樣便于頂尖高校錄取。
焦點三:理化不統考,利于高校選才嗎
政策:除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作為統考科目外,物理、化學等都劃入學業水平測試科目。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在劃定省最低控制線時,按照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成績(不含附加題分)劃定,投檔時按照三門統考總分加附加題分數,以一定比例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正方:長江學者、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院長王煒教授說,理化不統考并不影響高校選才。歷來高中階段對文理科的界限相當明確,不少學校高一下半學期就開始分科,此舉對高校選才極其不利。08方案模糊了文理科的限制,將高中所有課程統統覆蓋在內,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目前大學對學生已經開始進行通才教育,中學在為大學培養人才時就沒有必要將文理分得那么詳細,理化不統考也不會影響高校選才。
反方: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所長龔放教授指出,理化不統考極易使科學分量下降,科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內容之一,高考作為一根指揮棒,理化不統考這一信號發出之后容易使得科學學科淪為小學科,甚至是副科的危險。這樣的擔心并不是空穴來風,中考不考生物,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到時讓路”的局面,不少學校初三一到3月份之后,生物等小學科的老師無事可干,語數外的老師要不停地加班。08方案中明確指出統考語數外,中學肯定會加強語數外的力量,而削弱理化等科學學科的力量。目前國際上都在強化中學的中學課程和中學生的科學素質,新高考議案對高校招生不利。
焦點四:外語統考,有必要占大分值嗎
政策:統考科目僅設置語文、數學、外語三門,每門成績150分,總分450分。另外,語文、數學附加題各設30分。
正方: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守仁教授說,外語納入統考很有必要,江蘇是外資最發達的地方,懂得外語的人才十分需要,外語教育要看歐洲、日本和韓國,這些國家都非常重視外語。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院長王煒教授指出,外語權重應加大,對于學習外語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和英美相比,這些國家學習外語僅僅是為了了解國外,而我國學習外語是為了擁有掌握國外先進技術的能力,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學習外語的能力至關重要。
反方:“08高考方案中英語成績占了總成績的33%,所占分值過大!”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所長龔放教授如是說,英語在統考中三占其一的結構不合理,強化外語權重的做法確實考慮失當。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兩年,英語根本就不考,此后英語僅供參考;此前5門統考時,英語僅占總成績的20%左右,現在一下子增加到33%,比重實在太大了。他建議將語文數學兩科統考附加題分值由30分增加至50分,將英語分值降為100分,此外增加物理為統考科目,分值為100分。(孫為立 龔學明)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