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大學校長論壇呼吁用理性態度對待高考改革
在日前舉辦的“中俄重點大學校長論壇”上,部分校長呼吁——
用理性的態度對待高考改革
本報訊(記者柴葳)“如果高考招生改革的法律里能寫上‘多樣化的升學渠道’,我想我們的國家杜馬明天就能通過這項法案!”一提到高考改革的話題,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校長薩朵夫尼奇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通過什么樣的渠道選拔到優秀的人才,可以說是一直困擾著大學校長們的一個課題。日前在京舉行的以“21世紀的高等教育——中俄兩國創新型大學建設”為主題的“中俄重點大學校長論壇”上,高考改革成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大學有義務讓每一個有才能的中學生都享受到大學教育。”薩朵夫尼奇介紹說,高校自主招生一直是俄羅斯的一個傳統,由高中畢業生面對自己所報考學校的考試委員會進行考試,這種方法延續了多年。薩朵夫尼奇說,雖然最初很多校長都對統考這種形式持反對意見,現在已經慢慢開始接受,但他們認為這種統考的形式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應該和學科競賽、學校的部分自主考核相結合。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校長迪岡斯基說:“在認可統考成績的同時,學校各個系還要有一些自己安排的考試。”
作為高校自主招生的“先行者”,復旦大學主管招生的副校長蔡達峰告訴記者,通過自主選拔進入復旦大學的近300名新生,目前已經完全融入了其他大一新生之中,而且他們的高考成績也都相當不錯。“新生入學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還談不上什么改革的成效,但這些自主選拔上來的新生大多表現出更好的溝通與交流能力。”
“不論高考怎么改革,關鍵是在導向上能不能很好地遵循兩個原則。”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所說的“兩個原則”,一個是真正使中學生能夠從繁重的學業中解脫出來,另一個就是通過高考把學生的潛能考出來。許智宏認為,江蘇的改革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下,要解決與高考相關的所有問題,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嘗試。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