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上海高考錄取平行志愿10問答(2)
【舉例】考生小張在“一本” 院校中,填了A、B、C、D四所高校,結果A校錄取分數線490分、B校500分、C校480分、D校470分,如果她考了510分,就會被A校錄取。因為,平行志愿投檔遵循“考生之間,分數優先;考生個人,志愿優先”的原則。即便小張考分超過500分,但還是被A志愿高校錄取。
5、平行志愿填報的風險在哪里?
答:平行志愿仍有風險。
風險一,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雖然為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今年本市規定高校錄取時的投檔比例為105%,但這同樣意味著有近5%的考生可能因為投檔未錄取而被退檔、進入等待征求志愿的考生行列,其中包括一些報考名校的高分段學生。如果把全市5000名以前的考生視為高分者,那么有約250名學生可能遭遇這個問題。因此,考生在選擇“沖刺”一所學校時,必須考慮到沒有“沖上去”所帶來的后果。
風險二,自我定位不準帶來的風險。雖然平行志愿為考生選擇同一層次學校提供了機會,但是,如果學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考生不考慮自身實力,選擇的都是比較熱門的學校,就有可能所有投檔均失敗,A、B、C、D四個志愿都落空。
風險三,不服從專業調劑帶來退檔風險。即使考生成功投檔進入所報高校,但是由于所填專業滿額,而考生自己又不服從專業調劑,則可能被退檔,需要重新征求志愿。因此,填志愿時選學校還是選專業,考生必須正確對待,在填報時做出取舍。如果看重學校,那么對專業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建議考生服從專業志愿調劑。很多高校雖然不是一流高校,但卻擁有一流的專業,考生如果看重專業,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
【舉例】考生小林有實力考“一本”院校,根據區里模擬考結果,她處在中分段水平。如果,她在A、B、C、D四個志愿中分別填了上海交大、同濟、上海財大、華東師大,那么根據她的水平,很有可能這四所高校都進不了,落到征求志愿的行列。
市教育考試院相關人士提醒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愿’就是萬無一失的保險箱”的觀念完全是錯誤的。“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不是靈丹妙藥,它能降低“填報博弈”成分,但仍然有風險。他舉例說,如某些專業屬于費用較高的中外合作辦學的、有身高等身體條件限制的、或“加一”科目只招某學科的,如果考生填報時“不愿調劑”,那還是有可能被退檔,最后只能去征求補填志愿。因此,該人士建議考生,還是要按自己的志愿傾向填報,不愿去的專業盡量不要填。
高教專家、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則告訴記者,以前是等第志愿,而根據資料,上海高校98%的名額在第一志愿就錄取結束了,因此第一志愿特別關鍵。現在實行“平行志愿”是“分數優先”然后“檢索志愿”,即把考生的分數排名次,然后從高分到低分投檔,可以說把相近的學校能夠并列在“平行志愿”內,改變了以往同一層次學校不能共存于一個批次的情況。然而熊丙奇也提醒考生和家長,由于各校投檔比例未定,而且須參考加分因素、學生專業填報情況、是否服從調劑等因素,每個學生投進去不一定都能被錄取,如不能被錄取退檔,那么所有的“平行志愿”就有可能落空,只能進入最后的征求志愿。
為此,熊丙奇建議考生,必須要兼顧到自己在高中階段的成績排名,以及個人愛好,切忌扎堆、跟風。首先要準確定位“平行志愿”中的A,這依然是很重要的;其次,所填的A、B、C、D四校還是要跟考生的水平相吻合;第三,適當拉開距離,各個“平行志愿”間有梯度,同一層次的學校不宜一起報,這樣容易一起落榜,并要有“保底”的學校;第四,“平行志愿”對高分的學生能起到保護作用,但中間層次的學生還是要慎重填報,如要考慮到出現萬一專業填高了卡在投檔線上、又因不服從調劑而被退檔的尷尬情況。
在專業的填報中,不要全部填報熱門專業。如果高考成績不占絕對優勢,就一定要將專業志愿適當分散、合理搭配。如果考生特別希望進入所填報的高校學習,一定要充分利用“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注意不同專業錄取時對相關單科成績的要求,不要盲目填報因身體條件高校不予錄取和自己不宜就讀的專業。
6、面對在滬招生的外地高校,應如何選擇?
答:對待外地院校,考生應該從擴大學校選擇面,以及長遠的職業發展角度加以考慮。不能因為沒有填報外地高校的“強制”要求,就放棄外地高校志愿。因為不少在本市招生的外地院校都是位列“211工程”的重點院校,且有不少專業屬于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專業,不少專業培養社會緊缺人才,就業形勢很好。
另外,市教育部門鼓勵考生填報外地院校。對填報外省市院校志愿的考生,當規定分數線上平行志愿投檔后仍有缺額,可在征求志愿前,在征得外省市招生院校同意的情況下,對一本、二本、三批高職(專科)線下20分之內、填報有志愿的考生,加20分實行平行志愿投檔辦法,錄取與否由外省市招生院校決定。根據往年實踐,相當多的外地高校接受加分投檔,或者降分錄取。分數在“一本”控制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如果想讀“一本”院校,在“二本”控制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如果想讀“二本”院校,填報外地高校是不錯的選擇。
7、平行志愿,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有何影響?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