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心態,化解高考帶來的壓力
正確對待壓力
來自高考的壓力是每一個考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感覺壓力大小及對待壓力的態度不同而已。隨著高考的臨近,考生愈加感到競爭激烈,心情緊張,這是正常的。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緊張的時候,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劇,肌肉收縮。其實,這是身體在調兵遣將,積蓄能量。適度的壓力促進人的記憶力提高和激發創造潛能。所以說“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就是這個道理;正確對待壓力的考生,會把壓力轉化為超趕同學的動力,轉化為實現人生理想的信念;不能正確對待壓力的考生,面對高考,認為成敗在此一舉,從而整天提心吊膽、緊張焦慮,學習坐不下來,復習無計劃,應試狀態差。還有個別心理脆弱的考生失眠,甚至出現神經性頭疼、發熱、腹瀉等病癥。這些同學把壓力變成了阻力,被壓力所征服,成功就會離他們越來越來遠。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則會變成失敗的根源。競技場上的無數事實都說明:總想贏者未必能贏,不怕輸者反而會贏。奧運賽場上之所以不斷有“黑馬”殺出,就在于這些運動員早已把“輸贏”置之度外。
考生的壓力,有來自客觀的,有來自主觀的,我認為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自己。所以有人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超越自我,戰勝自己。這樣你就成功了一半。
隨著高校擴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已成歷史。高校擴招為更多的考生提供了深造機會。考生大可不必將高考看得過高過難,增加壓力。
學會自我調節
高三有做不完的題、考不完的試,生活三點一線,的確單調乏味、緊張忙碌。考生應該學會呵護自己的心情,調節自己的情緒。
當你感到身體倦怠時,不妨從教室里走出來,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樂趣。你可以觸摸一下綠草的溫柔,聞一聞鮮花的芳香,聽一聽鳥兒的歌唱,看一看魚兒的嬉戲,望一望藍天的白云。這也許會一掃學習的疲勞,給你帶來幾分創造的靈感。
當你的心情煩躁焦慮時,不妨從題海里游出來,你可以從同學的嬉笑聲中得到解脫、可以從欣賞音樂中感受輕松、可以從體育活動中贏得快活,你可以撿一塊石子,在水面上打一個漂亮的水漂,放飛自己的心情,你可采一束鮮花,在心中編制一個美麗的花環。當你沉浸在新的活動中時,就自然地轉移了注意力。
當你憂心忡忡時,你可找知己的同學或信任的老師向他們訴說衷腸。把你的郁悶和痛苦統統倒出來。甚至在你情緒最壞時,在偏靜處松開自己的“心理閥”,讓自己的心情“泄洪”一次。你可以面對高山縱情地喊,你可以面向曠野盡興地笑,你可以無拘無束地引吭高歌,讓心中的“積淀”得到一次痛快淋漓的釋放。
還有,請不要忘記享受家庭的溫情,你可以坐下來和爸媽聊天,可以和弟弟、妹妹玩一玩,和可愛的小狗、小貓逗一逗、樂一樂。當然,還可以做些家務,澆澆花草,看會兒電視。這種溫馨的氣氛可以使你的心情盡快恢復平靜。
培養好的心理暗示
人的生物鐘有低潮也有高潮,學習過程中有歡樂也有煩惱。要使自己長期保持積極的心態,就必須學會心理調整,常用的方法是進行自我心理暗示。
當你心情緊張的時候,不妨這樣想想:從小學到高中,可謂是久經沙場了,難道一個人還被考試嚇死不成!是不是太沒出息了!就不能拿出一點大將風度呢?不要總拿自己的成績與班上好的同學比,要相信學習成績不如自己的還有好多呢!這樣你心中的自信就樹立起來了。
心理學告訴我們:過強的動機可能會導致精神緊張和情緒波動。考生不可能人人都進名牌大學,個個都上重點院校。有些考生制訂目標過遠過高,脫離實際,使得模擬考試成績與目標落差過大,使自信心受到打擊,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考生應找準自己的定位,及時地調整目標。
考生不要過分為結果憂慮,有的考生面對家長的期盼、老師的希望,總怕萬一考不好對不起他們。你這樣勸慰自己:想得越多越沒用,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使自己增加壓力。只重過程不想結果,我只要努力了、拼搏了,不論成敗與否,就無愧于父母、無愧于良心。學習時應樹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樂觀的態度,放下包袱,才能輕裝上陣。
保持一顆平常心
高考最好的心理狀態莫過于保持一顆平常的心,這是健全人格良好心理素質的體現。考生在高考前一段時間,不要總是想著再有多少天就該高考了,那樣容易使人處于緊張狀態。在這里我也奉勸那些學校領導和高三的班主任,請把教室前邊的倒計時牌“離高考還有多少天”去掉吧。讓考生以平常心對待每一天的學習,讓高考自然地走過來。當你心境如水的時候就不會懼怕高考了,就不會把高考看得如此神秘了。“非淡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說的這個道理。要想成就事業,只有靜下心來,不急不躁,才能堅持不懈,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應試的最大心理障礙是怯場。怯場最主要的原因是內心恐懼,缺乏信念。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往往盲目自卑,意志消沉,懷疑自己的能力,常常夸大失敗的可能性。堅定的自信,可以使人不怕挫折和失敗,反而會把每一次挫折和失敗看作是自己進步的階梯、鍛煉的機遇,使人始終處于一種樂觀向上的積極狀態中,這有利于調動自身的各種潛能。可以使人在激烈的競爭中擁有心理優勢。
高考不僅考驗你的知識水平、綜合能力,也是在考驗你是否具有勇往直前的信念、敢打敢拼的勇氣。“人生難得幾次搏”。兩軍交戰勇者勝,只有敢拼才能贏,考生既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拼搏精神,又要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英雄氣概,還要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大將風度。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