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數藝術培訓機構無證辦學
每周兩次,一次150元。跟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葉媽媽為培養女兒當歌唱家費盡心思,聲樂專家收費不菲,她從沒心疼過。
春節期間,葉女士輾轉找省歌舞劇院專家,讓女兒拜名師。不料,專家的一句話把她驚呆了:“你女兒的聲帶壞了,教不成。”一年多心血,兩萬多花費,卻折斷了女兒的藝術之夢。而罪魁禍首——某音樂美術培訓學校,不肯負任何責任,令葉媽媽氣憤的是,該機構沒有辦教學許可證,所謂的聲樂專家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
河南省藝術培訓行業協會調查發現,全省2萬多家藝術培訓機構,無證辦學現象嚴重,培訓機構多藏匿于小區、家屬院內,在安全治理、規范收費、師資培訓方面存在諸多隱患。
A
辦學
無證也算“潛規則”
“先辦學后辦證,甚至不辦證,這也算我們這行的潛規則吧。”在鄭州市天明路一家屬院內,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畫室教師說,搞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培訓,老師在自己家上課,招三五個熟人的孩子,門一關,錢一收,誰管得著啊!
沒有相應的辦學資質,一間教室,一個老師就能堂而皇之地招生、開課。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秘書長李賀澤說,鄭州800多家藝術培訓機構,三證齊全的不足十家。從事藝術培訓的近5萬名教師中,有教師資格證的也寥寥無幾。
家庭作坊式的教學方式,小、散、亂的分布方式,令眾多藝術培訓機構處于監管的真空地帶,產生很大負面影響。李賀澤說,“有的教師為牟取利益,甚至現學現賣,學員要求學什么,他們就現學什么,邊學邊教學生,學鋼琴的老師教古箏,學民族舞的老師教拉丁舞……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不辦證有兩個原因,一是不達準,二是想鉆空子。據了解,三證指的是《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和《收費許可證》,辦學許可證起碼得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教學場地、2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金,門檻相對較高,多數培訓機構難以企及。
B
師資
掛羊頭,賣狗肉
“招生時競相宣傳師資雄厚,有的炫耀電臺、電視臺的資深主持,有的自稱高校名師代課。”一位家長為參加藝術高考的孩子選學校,收集、整理的資料超過十余所學校,最終卻發現這些宣傳幾乎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那些所謂的資深主持,要么根本不露面,要么是繡花枕頭,基礎知識都不牢靠,也沒有教學經驗。天南海北地亂侃一通,忽悠學生。個別兼職的教師四處走穴賺錢,心思根本沒在教學上。”
“編導老師兩節課都在放碟,我們一個月花2600元來看碟?”參加今年藝術類高考的學生小丁抱怨說。
藝術培訓學校確有出色教師,但收費高昂,而且只在小班授課。招生學校之所以大肆宣傳,無非是渲染招生效果,達到多招生的目的。
事實上,教育部明文規定大學教師不允許兼職授課,多數所謂名師只是掛個頭銜,課程還是由在校藝術專科生、本科生負責,不知情的學生、家長卻為此付出專家的價格。
(責任編輯:王露)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