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鐵軍 填報高考志愿請理性(2)
即便是高分考生,填報志愿也不能僅憑分數,不能只顧專業“趨熱”草率選擇。志愿選擇只是避免“高分低就”,避免“上線落榜”,這些僅僅是一種膚淺的考慮。而“非名牌大學不上”,就更乏理性。上名牌大學是許多考生的理想,這無可厚非,但如果“名校情結”過多受到虛榮心驅使,弄不好很可能耽誤了自己。比如有人喜歡園林,卻不甘心上農林院校;有人很想考體育院校,卻怕被人說沒文化;有人很喜歡動手,喜歡操作工具和機器,填報技術性強的專業又怕“糟蹋”了自己的分數。其實,全國不少有特色的專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并沒有設在名望很高的綜合性大學里。有的普通院校的某個專業排名可能比一些名牌大學更靠前。
適合別人的專業不一定就適合自己。如果缺乏理智的分析,脫離自己的實際,舍棄自己的優勢所在,盲目追求熱門,進入大學后可能會導致不良的學習情緒,甚至在未來職業發展的道路上始終帶有遺憾。從這個意義上說,高考分數不十分理想也不要緊,只要志愿填報合理,同樣能為自己的個人生涯發展作出很好的規劃。
報考志愿前,有必要先評估一下自己的“興趣”水平。如自己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對于某一具體專業的要求并不強烈,帶有相當的可塑成份,那么你選擇的專業可以是基礎性較強的,這類專業對應的職業面較寬,未來職業選擇的余地較大。如果你的興趣較為“專門”,是內心深處的喜歡,那么就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服從內心的呼喚,在分數層次的相應學校中確定你所鐘愛的專業,同時要說服父母支持你的選擇。
一般而言,職業理想較為確定的考生,填報專業的對應性應當強一些;職業理想還有些模糊的考生,選擇可以向基礎性的專業側重,寬泛一些。大學畢業即準備就業的考生,填報專業的對應職業可以具體一點,適當考慮專業與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大學畢業后準備讀研究生或出國深造的考生,學業規劃可有意側重某一大方向,選擇基礎性較強的專業,這樣未來專業的選擇余地更大。
盡管填報志愿是個人的事,但是,對每一個有志向、有追求的青年來說,國家的利益更重要、更崇高。從根本上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是一致的。個人理想只有與國家需要相一致的時候才最美好、最有詩意。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最終是為祖國建設輸送各類人才,這一目標也應該是青年學生的成長目標。很顯然,國家最需要人才的領域,一定是國家需要優先發展,在財力、物力上優先支持的領域,也一定是年輕人可以大展鴻圖的地方。
(責任編輯:孫彪)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