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言文專題六“桃花”意象解讀
2007-09-21 00:00:00
來源:
尋根溯源
《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以桃花喻年輕美貌的女子,以桃樹的花葉繁茂比喻女子出嫁后的幸福生活。
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用落英繽紛的桃花作背景,構建了一個中國式烏托邦——“桃花源”。
唐代的孟綮記載了桃花與少女的感傷故事:“崔護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訪,人去桃花在,崔護感傷不已。題詩慨嘆。”后世還被改編為雜劇。他那首“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使桃花染上了遺憾的色彩。
多情的杜牧曾經碰到一位美麗的姑娘,當時姑娘尚年幼,杜牧說,等我若干年,我必來娶你。小姑娘漸漸長大了,杜牧卻將這件事忘在腦后。多年以后,舊地重游,杜牧想起當年的允諾,不料姑娘因久等不至而嫁人了。杜牧不勝惆悵,作詩曰:“自是尋春去太遲,無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把血染的“桃花”比作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同南明王朝的衰亡交織融為一劇,借身世之悲寫破國亡家之痛,成為著名的古典悲劇。
在古代詩文中,寫春景和女子,都離不開桃花。“桃花源”作為中國的烏托邦,反復地顯現在古代和當今的詩文中。“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桃樹栽種于屋前舍后,人們用“桃李滿天下”比喻老師的學生之多。古人還認為鬼畏桃樹,于是就削桃木驅鬼避邪。王安石有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符者,兩塊桃木板,其上各書神荼、郁壘二神之名,懸門之左右,以驅百鬼。”
《全唐詩》涉及桃花的詩有293首,《全宋詞》涉及桃花的詞有169首,《全宋詩》涉及桃花的詩有865首,加上元明清的詩詞,粗略統計就有1818首之多。翻開中國古代詩歌,可謂滿眼“桃花”燦爛。
閱讀鏈接
古人談“桃花”意象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深情淺趣,深則情,淺則趣矣。杜子美云:“桃花一簇開無主,不愛深紅愛淺紅。”余以為深淺俱佳,惟是天然者可愛。(明·陸時雍《詩鏡總論》)
【注】①杜甫此詩題為《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前兩句是“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②末句亦做“可愛深紅愛淺紅”。
1.結合注釋,說說陸時雍為什么說“深淺俱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太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云:“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原詩“雨”亦作“露”)。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清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詩筏》)
2.怎樣理解本詩無一字說“道士”,說“不遇”,卻句句是說“道士”,說“不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晏元獻公詩,不用珍寶字,而自然有富貴氣象。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等句。公嘗舉此謂人云:“貧兒家有此景致否?”晏叔原,公侄也。詞云:“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罷桃花扇底風。”蓋得公所傳也。(明·瞿佑《歸田詩話》卷一)
3.為什么說“歌罷桃花扇底風”體現了富貴氣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意象類型
1.象征美好春天


溫習學過的桃花詩文
(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5)陶淵明《桃花源記》(略)
(6)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4.任選一例,分析“桃花”意象在詩歌中的表情達意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中的“桃花”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南城獨當陽,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陽氣及水色,太是秾華[繁盛、嬌艷]。居民以細榆軟柳編籬緝墻,花間菜畦,綰結相錯如繡。余以花朝[舊俗以農歷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號花朝節,又稱花朝]后一日,呼陳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古時盛酒的器具],同胡安甫、宋賓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東,有桃花蓊然[茂盛]。推戶闖入,見一老翁,具雞黍餉客。余輩沖筵前索酒,請移酒花下。……復攀桃枝,坐花叢中,以藏鉤輸贏為上下[一種博戲],五六人從紅雨中作活轆轤,又如孤猿狂鳥,探葉窺果,惟愁枝脆耳。……時酒瀝尚馀,乃從花籬外要路客,不問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澆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發角:人人得大歡喜吉祥而去。日暮鳥倦,余亦言旋[返回],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顧視和紗巾縹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昔陶征君[陶淵明]以避秦數語,輸寫心事,借桃源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齒,無一人為花作津梁[媒介],傳之好事者。自余問津后,花下數日間,便爾成蹊。
(明·陳繼儒《游桃花記》)
5.(1)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余以花朝后一日②人人得大歡喜吉祥而去③具雞黍餉客④不問生熟妍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畫線句子。
①又如孤猿狂鳥,探葉窺果,惟愁枝脆耳。②自余問津后,花下數日間,便爾成蹊。
(閱讀次數: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