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科龍十年整
2007-10-15 00:00:00
來源:

彭玉冰
安徽合肥人,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管理學博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現任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集團人力資源總監。
從1997年以顧問身份進入科龍至今,大約10年的時間,歷經潘寧、王國端、徐鐵峰、顧雛軍和湯業國等幾任老板,科龍從集體企業到民營企業,再到國有企業,彭玉冰也因此完整地體驗了三種不同企業形態下的不同管理特點。科龍的每一次“改朝換代”,為維護企業的正常運行,他都傾注了滿腔熱情,付出了大量心血,成為見證科龍10年風雨歷程的唯一高管人員,做出的成績中得到了所有老板的一致肯定。能夠讓一位老板滿意并不難,要讓每一位老板都滿意并委以重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彭玉冰靠的是自己過硬的誠信品質和職業能力。如今,彭玉冰已經成為珠三角人力資源領域公認的“大腕”,引得許多企業愿意出百萬年薪挖他。彭玉冰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么?
從科龍危機說起
2005年6月4日,正在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并購整合的彭玉冰,突然接到老板顧雛軍的電話,要他即刻趕赴北京協助處理科龍危機。接完電話,彭玉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幾個要好的同學和朋友,大家不約而同地反對他去北京。因為從當時科龍的局勢來看,去北京協助顧雛軍處理危機存在著太多不確定因素,具有很大的風險。
“他們當時說,老彭,你要是去了,如果一起被抓,就算一個月、半個月后你被放出來,別人也很難相信這事跟你沒關系,這肯定會對你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本來就是顧雛軍的事,跟你沒什么關系,你何必在這個時候趟這個混水?”
彭玉冰考慮了一天,最終還是決定去北京。于是,在顧雛軍被拘捕前大約兩個月的時間里,顧雛軍在北京跟戰略投資者和銀行進行談判前的資料準備以及談判后的繼續跟蹤,全部由彭玉冰具體落實,彭玉冰成為當時顧雛軍身邊最重要的助手和最信賴的人。
“因為顧雛軍還是我的老板,所以只要他需要我,我就責無旁貸,不能因為顧老板要倒霉了,我就如此薄情寡義。但是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我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那就是永遠幫助老板做正確的事。”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顧雛軍過去給過彭玉冰許多好處,彭玉冰才要感恩戴德?其實不然!顧雛軍來科龍之前,彭玉冰就是科龍的人力資源總監,之后,他依然是人力資源總監,不僅職位沒變化,甚至待遇也幾乎沒什么變化。
2005年7月29日下午,顧雛軍在從上海飛回北京的時候,在首都機場被佛山公安機關拘捕,而此時彭玉冰受顧雛軍的委托,正在合肥與合肥市政府商議美菱股權抵押事,在商議無果的情況下,彭玉冰也于29日下午從合肥飛回廣州。“第二天一早,科龍總裁劉從夢、副董事長李振華分別給我打電話,要我趕快回公司主持工作。”彭玉冰與其他五人成為當時科龍的“領導核心”,對此,彭玉冰調侃道:“我們六人小組有點像戰后伊拉克臨時政府,科龍需要立即恢復到正常的市場軌道上來。”
隨著2005年9月20日海信托管科龍,并派駐大量的管理人員進入科龍,許多科龍的管理者或主動辭職,或被免職,彭玉冰此時才真正回歸到他的人力資源管理業務上來。在海信剛開始對科龍實施組織和人員整合時,彭玉冰再次發揮了他整合企業的經驗,有力地幫助海信新領導班子在人員精簡、穩定人心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積極有益的工作,受到公司董事長湯業國的稱贊和獎勵。彭玉冰也因此成為海信并購科龍后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原科龍高管人員。
“不安分”的大學老師
從國企職工到教書匠
在科龍,沒有人叫彭玉冰“彭總”,人們都習慣了稱呼他為“博士”。因為彭玉冰是科龍歷史上第 個博士。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加入科龍之前,他曾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大學老師。
1986年,大學畢業的彭玉冰,被分到合肥一家國有企業。他雖然在工作上非常努力,也很想進步,但在當時的國有企業背景下,個人再怎么努力也競爭不過那些“關系戶”。在那個不憑能力憑關系的年代里,彭玉冰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并對自己的處境深感絕望。為了尋找發展機會,他決定考研。讀研究生意味著失去工資收入,這對于已經結婚生子的彭玉冰來說,靠妻子一個人每月70元的工資養活三口之家,其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研究生畢業之后,彭玉冰首先需要找個穩定的工作,因為他要賺錢歸還讀書期間所欠的上萬元債務。他找工作的前提是單位必須能解決房子和夫人的工作。因為他所讀的專業是當時十分流行的“管理信息系統”,畢業論文也是在對一家企業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開發基礎上完成的,具有實際開發項目經驗的他自然成為北京、上海等地的很多大學追逐的對象。然而,最后他卻選擇了廣東商學院管理系,因為那里開出的條件最優惠,“我的條件他們都能滿足,所以我就過來了。”
走上大學的講壇,雖然彭玉冰是個新手,但他講的課卻最受大學生歡迎。他本科畢業后在企業做過四年的技術管理和生產管理,研究生期間又系統地研讀了管理和計算機的課程,并具有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開發經驗。當時廣東商學院管理系的老師多以文科為主,以前根本沒有這樣的復合型教師。既懂管理,又懂計算機,還懂企業實際運作的彭玉冰,受到學生的愛戴也就不足為怪。所以后來彭玉冰離開廣東商學院到北京讀博士之后,他開設的兩門課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老師可以接手。
由管理信息系統專家到人力資源專家
在廣東商學院的教學和科研之余,彭玉冰開始嘗試到企業進行管理咨詢或擔任管理顧問。他認為:“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是簡單的,但是企業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中國企業的特殊歷史也決定了我們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管理模式。”他要尋求中國企業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法,于是主動聯系企業,希望把自己的知識能夠在企業中得到實踐和印證。他與廣東珠江投資公司和深圳中興通訊公司,以及科龍公司的接觸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的企業已經感覺到人的重要性。在這之前,企業的重點放在抓市場、抓財務、抓質量方面,但要人出成績,就得通過制度盯著他,這時就涉及到目標管理的問題。當時,許多企業希望他能幫助解決個人或部門績效考核問題。彭玉冰咨詢的第一家企業是廣東珠江投資公司,也就是現在知名的廣東合生創展公司的母公司。早期的房地產公司老板多是包工頭出身,他們對那些用電腦干活的建筑設計工程師很陌生。建筑設計工程師從事的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他們每天在電腦上操作,但外行人并不清楚他們是在給公司干活還是給自己干活。當時有很多建筑設計師招攬私活,
(閱讀次數: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