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導:有限制的開放作文如何寫出彩
育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強
高考作文題會呈現怎樣的形式?從這幾年全國范圍內高考作文命題看,“材料性作文”出現的概率比較高,其原因大概是因為材料作文是一種有限制的開放作文。所謂“有限制”,就是對考生的寫作內容、觀點有范圍上的限定;所謂“開放”就是一個材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點出發展開闡述議論。
材料作文具有這樣的“優勢”———既有利于作文的評價,也有利于學生思想的自由充分。這是其他幾類作文形式所不具備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材料性作文”作一點了解。
[各類寫法]
四類材料性作文寫作要訣
對“材料性作文”,根據材料的性質,大約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現象類材料
現象類材料即現實生活中社會發生的事件、現象等。考場作文呈現的“現象性材料”,常常在道德觀、價值觀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是”或“非”來確定作文的優或劣。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來表達對現象的認識,可褒可貶,可揚可抑,只要能夠自圓其說,言之成理都可以。當然,你的觀點應該也必須與社會的主流意識吻合,文筆也必須以理服人。
要褒揚,要贊嘆,就要言之殷殷,讓人共鳴共賞———空乏式的喝彩、善意性的拔高都是要杜絕的;要貶抑,要抨擊,就要言之鑿鑿,使人心服口服———謾罵式的語言、侮辱性的文風都是要忌諱的。對于社會現象或事件類的評議,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評議的度,不可絕對是否,也不可失之偏頗;不要隨意指責,也不要泛泛歌頌。
●漫畫類材料
漫畫類材料作文的寫作,一般情況下不必“就畫論畫”。也就是說,不是把畫面上的內容作為作文描述、分析、評價的唯一對象。漫畫類材料等同于文字的寓言性材料,只是它的寓意是通過“畫面”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不妨把它當作“文字”來讀(看)。正因為這樣,所以漫畫的內容只是作文的一個引子或一個觀點,它只是一個類型,你所要表達的是對由此表現出來的類型的看法。
就如2007年全國卷(一)的漫畫“摔了一跤”一樣,文章不必就事論事地寫學生“摔跤”這一現象,而是從“摔跤”引出道理,從“摔跤”得出觀點,以“摔跤”為例,說說生活中同類的現象……
●寓言類材料
寓言類的材料的第一要義是準確理解寓意,要從寓言生動的故事中提煉、抽象出寓意。讀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關鍵。
如果高考作文選擇了寓言類材料,那么,這個寓言往往是淺近的、易懂的。所以,我們既不要一讀就急于動筆,也不要被寓言故事本身的“故事”所吸引。淺近的寓意常常會讓我們一不小心就寫成了或“再現故事”,或“克隆故事”的文章。結果常常是“膚淺”地敷衍成文,而把這個寓言故事的“主旨”給淡化了甚至丟棄了。
●言論類材料
言論類往往是選擇某一位名人(長輩)的若干句話語作為材料。這樣的材料比較容易把握。因為,一般情況下選擇的言論常常是指導我們為人處世、勤奮學習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理解障礙。但是這樣的“言論”呈現的形式常常是平凡、平常、平淡的“語言”。也就是說,我們在閱讀時,也不能忽略了“審題”。
(責任編輯:王露)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