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09年考研政治《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考點試題預測第二章

來源: 時間:2009-05-18 10:40:28

第二章 當代世界政治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一、 當代世界政治行為主體

  考點1當代世界政治行為主體

  當代世界政治行為主體包括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等。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在世界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考點2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1) 聯合國的宗旨: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制止侵略行為;發展國際間友好關系,促成國際合作等。

  (2) 聯合國的原則:各國主權平等;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脅侵犯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得干涉本質上屬于各國國內管轄的事件等。

  (3) 聯合國的作用:建立初期,聯合國為美國控制,是美國操縱下的表決機器。20世紀60年代,成為美蘇爭霸的場所。20世紀60~70年代,隨著大批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加入,特別是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一改過去少數大國操縱聯合國的局面。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多極化趨勢的加速發展,聯合國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強。20世紀80~90年代,聯合國在維和、核軍控和裁軍方面,做出了有益貢獻;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還是大國間調整相互關系及發展中國家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比較重要場所。20世紀末以來,聯合國的作用一度削弱。盡管美國不斷向聯合國的權威提出挑戰,但比較終還是要借助聯合國的力量。

  二、 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考點3雅爾塔體制

  (1)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國際舞臺上各種力量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歷史時期形成的一種結構、態勢。雅爾塔體制是二戰后期,蘇美英三國在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等國際會議上確立的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藍圖,在戰后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雅爾塔體制的歷史作用:①在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合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積極意義;②在防止二戰后德日軍國主義復活、保障歐洲與世界和平等方面,起了一定積極作用;③聯合國的建立也是雅爾塔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各國合作的一個重要標志。

  (3) 雅爾塔體制的實質是少數大國、特別是美蘇兩大國依據實力劃分勢力范圍,它為戰后美蘇兩極對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礎,為美蘇爭霸世界開了先河。

  考點4兩極政治格局

  (1) 二戰打破了歐洲列強主宰世界的局面,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并試圖獨霸世界。為了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美國采取了遏制蘇聯,遏制社會主義的冷戰政策。1949年4月,美國策劃建立北約組織。1955年5月,華約組織成立。至此,世界政治形成了兩極格局。

  (2) “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出現,形成了帝國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全面對抗,世界政治正式形成兩極格局。

  考點5美蘇爭奪世界霸權

  20世紀6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蘇聯對外政策的變化和帝國主義陣營內部矛盾的加劇,兩大陣營的對峙演變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世界爭霸。

  (1)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蘇聯竭力加強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控制,同時通過利用民族解放運動作為籌碼,妄圖同美國共同主宰世界。這一時期,美國對蘇聯處于優勢。

  (2) 20世紀70年代,蘇聯在軍事力量方面大大改變了美國占優勢的局面,蘇聯咄咄逼人,美國處于守勢,廣闊的中間地帶成為美蘇爭奪的焦點。美蘇爭霸處于蘇攻美守的階段。

  (3) 20世紀80年代,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戰略攻勢,美國改變了70年代初期的戰略守勢,重新采取強硬姿態,同蘇聯展開全面爭奪,蘇聯處于幾近被拖垮的境地。1985年,戈爾巴喬夫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了“改革與新思維”,開始放棄同美國對抗的政策,這成為兩極格局終結的先聲。

  考點6兩極格局終結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兩德統一和蘇聯解體導致雅爾塔體制在歐洲崩潰,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終結。

  兩極格局終結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比較根本的原因是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從而比較終決定了舊格局的終結,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考點7世界進入格局轉換的新時期

  當前,世界處于新舊格局轉換的過渡時期。其特點:①舊格局的終結是在和平條件下發生的;②新格局形成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很多,需要一個較長時間;③新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三、 冷戰后世界政治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考點8 世界政治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1) 世界政治多極化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系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著形成多極格局發展的一種趨勢。冷戰后,國際形勢的基本特征是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多極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范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的發展。

  (2) 世界政治向多極化客觀趨勢發展的原因:①世界經濟多極化是政治多極化的基礎;②世界經濟不平衡發展必將帶來政治多極化;③根本原因在于,各種力量都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各國都不會犧牲本國利益而屈服于別國利益。

  (3) 世界政治多極化發展的有利因素:①霸權主義和構建單極世界的企圖遭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反對。②世界各種力量的分化組合以及大國關系的深刻調整有利于多極化的發展。③科技和經濟實力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因素,但已沒有哪一種力量能夠全方位占絕對優勢。④經濟全球化使單極世界構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⑤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各國政治地位與作用發生變化,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集團不約而同地主張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4) 世界政治多極化發展不會一帆風順。這是因為:①美國構建單極世界、謀求世界霸權的圖謀,是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比較大障礙;這既引起了世界各種力量對多極化的強烈要求,也使多極化趨勢出現曲折。②國際政治舊秩序是阻礙世界多極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冷戰思維的存在、南北差距的擴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糾紛等,都將對多極化趨勢產生各種干擾和沖擊。③多極化格局的形成是各種力量重新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由此將產生多種不確定因素,世界多極化進程將充滿矛盾和斗爭。

  考點9 國際形勢總體和平,局部戰亂,熱點地區的和平努力

  (1) 當前國際形勢總體緩和,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流,維持較長時期的和平與穩定是完全可能的。這是因為:①世界大戰特別是核戰的主要根源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現已不存在了,維護和平,促進合作,謀求發展,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②經濟全球化特別是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的聯系與合作,也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有利條件;③冷戰后大國關系調整,各大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局面。

  (2) 世界仍不安寧,不確定因素增多:①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發展,違背國際關系準則,干涉他國內政的事例層出不窮;西方大國加緊在發展中國家推行西方式民主,使不穩定局勢更加動蕩。②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

  (3) 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始終是各類矛盾和沖突集中的地區,在和平與發展已成各國人民共識的大背景下,局部熱點地區的國家也在和平努力:①在中東,這里是世界比較動蕩的地區,主要問題是阿以矛盾,以巴沖突是焦點。中東地區持續動蕩的主要原因在于這里地處歐、亞、非三大洲聯結處的戰略地位,豐富的石油資源,錯綜復雜的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及外部勢力的干涉。阿拉法特去世后,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為以巴和平進程帶來一線曙光。②在南亞,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爭端”關系緊張,如今在反恐和發展的前提下,雙方尋求和平相處、共同發展。③在朝鮮半島,由于韓國推行“陽光政策”及周邊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積極斡旋,促使朝美、朝韓由對抗走向對話。圍繞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

  (4) 我國政府對當前國際形勢的基本主張:①順應歷史潮流,維護人類的共同利益;②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③維護世界多樣性,提倡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④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

  考點10大國關系

  (1)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國關系發生深刻調整:①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借重;②紛紛建立多種戰略伙伴關系;③在大國關系的調整中,中國的戰略思維得到了充分體現。

  (2) 大國關系是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中比較重要的關系。①大國關系的調整,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變化,既是世界多極化的一種表現,又推動著多極化的發展。②大國關系仍在調整中,大國之間的矛盾、分歧、沖突仍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還沒有退出舞臺,這說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

  考點11冷戰后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加強,同時遭遇挑戰

  (1) 冷戰后,聯合國的作用:①在維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②在核軍控和裁軍方面,做出了有益貢獻;③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成為國際協調中心;④在調整大國關系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方面,也有積極作用。

  (2) 近年來,聯合國的作用有所削弱,面臨諸多挑戰:①在機制、結構、運作和使命方面,聯合國存在不少問題;②某些大國以實用主義態度對待聯合國,嚴重損害聯合國的權威;③某些國家拖欠會費和聯合國機構膨脹,使聯合國的財政負擔加重。為了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聯合國必須改革。

  (3) 中國關于聯合國改革的主張:①中國一貫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改革。②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應有利于提高它的權威和效率,有利于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有利于中小國家有更多機會參與安理會的決策,有利于兼顧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③安理會改革事關聯合國未來和各國切身利益,應協商一致做出決定。

  考點12經濟因素和文化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

  (1) 冷戰結束后,經濟因素對國際政治的影響日益加大。

  表現:①冷戰時期,軍事因素在國際關系中占有突出地位,冷戰后,經濟技術因素占有突出地位,各國都把發展科技經濟放在首位,把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關系和科技合作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積極開展經濟交流與合作。②在國際關系中,政治與經濟的關系愈來愈緊密。經濟上的矛盾與爭奪,控制與反控制,制裁與反制裁成為國際斗爭的重要形式。③經濟因素不僅對各國國內政治,而且對國際政治產生重要影響。

  原因:①科技革命、經濟發展直接導致各國綜合國力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世界政治的發展。②各國加快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的實現結果往往導致政府的更迭,從而對世界政治發展產生影響。③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各地區聯系更為密切,相互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世界政治發展更趨復雜。④冷戰后,經濟成為外交的主要內容,經濟利益成為各國關系發展的主導因素,制約著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對抗,使它們的關系一般不致脫離和平與發展的主潮流。

  (2) 文化因素也會影響國際政治。除了經濟、政治、軍事因素,在一定時期,文化因素也會成為國際社會中的突出問題,而影響國際關系的發展。當前各國文化交流在廣度、深度上超越了任何時代,但文化的融合不意味著價值差異的消失。我們既不認為各國文化交流促成的是惟一價值體系,也不像有些西方學者那樣,過分強調不同文化的沖突。

  考點13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

  (1) 傳統安全威脅主要是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威脅。冷戰后,大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降低,但并未消除。

  (2) 非傳統安全威脅是與傳統安全威脅相對而言的,包括恐怖主義、貧困、環境惡化等。進入新世紀以來,非傳統安全威脅更趨突出,恐怖主義危害比較大,嚴重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是國際社會的一大公害。國際社會應堅定不移地譴責和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3) 中國政府反對恐怖主義的基本主張:①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害,不是制約霸權主義的力量;②反恐要加強國際協調和合作,不搞雙重標準;③反恐要標本兼治,努力消除產生恐怖主義的根源;④要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不能借口反恐而侵犯別國的領土與主權。

  考點1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新表現

  (1)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①當前國際力量對比明顯向美、日、歐等西方發達國家傾斜。西方發達國家更可能比以前放手推行強權政治和經濟霸權,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和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實行壓制和干預。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本質上與戰爭有共同之處,即都把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利益之上,憑借經濟軍事實力,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動蕩不安,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

  (2)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①強迫別國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②利用“民主”“人權”甚至“價值觀”等問題,任意干涉別國內政,干涉借口可謂五花八門,干涉形式多種多樣。③憑借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到處侵略。

  近年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新發展新表現:①鼓吹“人權高于主權”“人權無國界”等“新干涉主義”論調,為干涉他國內政提供合法依據;②無根據地指責一些國家是恐怖國家,為其推行霸權主義掃清道路;③出臺“核態勢評估報告”,提出“預防性干預”和“先發制人”戰略;④仍按冷戰思維處理國際事務,企圖建立單極世界。

  (3) 中共十六大提出,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要維護世界的多樣性,促進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和發展模式的多樣化。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8

2009.05

2009年考研政治《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考點試

第一章當代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一、 世界經濟及其主要行為主體  考點1世界經濟的構成......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沖刺《鄧論》重點考點預測分析第

第十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考點......

18

2009.05

09考研政治沖刺《鄧論》重點考點預測分析第十

第十一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一、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考點1關于當今時代特征的......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沖刺《鄧論》重點考點預測分析第

第十章“一國兩制”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一、“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發展  考......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沖刺《鄧論》重點考點預測分析第

第九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考點1社會和諧是中國......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沖刺《鄧論》重點考點預測分析第

第八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  考點1社會主義文化即社......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免费看 | 色久国产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