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鄧三論篇(一)

來源: 時間:2009-05-18 16:35:25

 1.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對世界形勢和時代特征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時代條件);是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并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歷史條件);鄧小平理論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基礎);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基礎)。黨的十五大又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寫進了黨章。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鄧小平理論堅持解放思想、事實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鄧小平理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把對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鄧小平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作成了新的科學判斷。鄧小平理論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堅持和發展、創新。

  3.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學理論,使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表現在三個方面:(1)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鄧小平理論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改變了中國的國際形象,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3)鄧小平理論是指導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建設現代化國家的科學理論,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及其歷史地位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當代世界的新變化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歷史依據;國情與黨情的新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現實依據。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是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比較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

  A.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B.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

  C.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權

  D.實現人民愿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D】(2007年單選題第11題)。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表現在

  A.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B.明確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C.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D.確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AC】(2006年多選題第28題)。

  (4)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

  A.堅持黨的先進性B.堅持執政為民

  C.堅持黨的階級性D.堅持與時俱進 【D】(2004年單選題第10題),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這里的“本”、“基”、“源”,說到底就是

  A.發展先進生產力B.發展先進文化

  C.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D.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C】

  (2004年單選題第11題)。在當代中國,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5.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1)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一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撥亂反正的進行。在這一思想路線指引下,我們黨果斷停止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實現了全黨工作中心的偉大轉移;科學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標志著黨在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完成。這一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全面改革的進行。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貫穿于鄧小平理論形成發展的全過程

  毛澤東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領導我們黨批判了“兩個凡是”和毛澤東同志的晚年錯誤,使人們的思想從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精神枷鎖中解脫出來,成功地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1978年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經受住了嚴峻考驗,1992年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即著名的南方談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第二個宣言書。

  鄧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鄧小平理論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6.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

  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然要求尊重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真理、運用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

  實踐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尊重實踐就是尊重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我們黨工作路線上的體現。

  判斷我們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是“三個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與時俱進對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的要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堅持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工作要

  A. 體現時代性B. 把握規律性C. 富于創造性D. 注重協調性 【ABC】(2005年多選題第24題)。

  7.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

  《中國共產黨章程》把黨的思想路線表述為:“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一科學的表述揭示出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有四個基本方面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其基本內容為:

  (1)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一切從實際出發,其中比較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目前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必須反對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兩種錯誤的思想。

  (2)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既要吃透理論,注重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又要搞清實際,把對中國實際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對其本質的理性認識,并使二者緊密結合起來。

  (3)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實事求是在黨的思想路線總的地位與其他三個方面并不是等同、并列的,它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和實質。實事求是內在地包含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和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內容。“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三個方面都可以用實事求是加以解釋和說明。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理論聯系實際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驗證條件和目的。

  實事求是還蘊涵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內容。要做到實事求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由于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故我們通常把黨的思想路線概括為“實事求是”,把黨的思想路線稱作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4)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黨的思想路線的驗證條件和目的。鄧小平堅決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明確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檢驗路線、方針、政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他對真理標準問題作了新的發揮,把實踐標準具體化為生產力標準和群眾利益標準。

  8.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內在統一的。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尊重實踐、尊重群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

  實現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辯證統一的基礎是社會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觀與客觀、思想與實際相符合,但主觀是否符合客觀,思想是否符合實際,只能通過社會實踐來加以檢驗。只有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才能從根本上破除一切從本本出發的教條主義,克服與消除思想僵化,從而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

  -------節選自文都教育李海洋、齊鵬飛《考研政治早知道核心知識精粹及典型真題》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8

2009.05

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馬哲唯物論篇(三)

 21.實踐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作用。(選擇重點)主體、客體、手段。  (1)實踐的主體是具有實踐能力并......

18

2009.05

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馬哲唯物論篇(二)

 1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最顯著的特點、哲學內容的特點  (1)實踐性、革命性......

18

2009.05

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馬哲唯物論篇(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知識點記憶篇(一)  1、哲學的科學內涵。  (1)(理論性質)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

18

2009.05

考研馬哲認識論專題復習指導及重點出題地方(二

考研政治哲學名師 李海洋  三、真理與價值  (一)真理及其客觀性【高頻命題點】(一般考單選題、多選......

18

2009.05

考研馬哲認識論專題復習指導及重點出題地方(一

 考研政治哲學名師 李海洋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認識的理論。 “唯物......

18

2009.05

2010考研政治形勢與政策重要命題考點解析(十)

 一、2007年1月29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五月网婷婷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视频97 |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精品片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