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所考內容眾多,知識面寬,綜合性強,技巧性高。因此可能你做了很多題但是卻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其實在我們的復習中可能存在著以下幾個誤區:
一、只重技巧 不重理解 這是一種投機心理的表現。學習是一件很艱苦的工作,很多學生片面追求別人現成的方法和技巧,殊不知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自己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的,每一種方法和技巧都有它特定的適用范圍和使用前提。也就是說,單純的模仿是絕對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放棄投機心理,塌實的透徹理解每一個方法的來龍去脈。
二、只追高難 不重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任何一門學科都不例外。考研數學中大部分是中擋題和容易題,難度比較大的題目只站20%左右,而且難題不過是簡單題目的進一步綜合,如果你在某個問題卡住了,必定是因為對于某一個知識點理解不夠,或者是對一個簡單問題的思路模糊。忽略基礎造成考生在很多簡單的問題上丟分慘重,為了不確定的30%而放棄可以比較確定的70%,實在是不劃算。因此,大家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打到基礎,深入理解,這樣即便遇到一些難度大的題目也會順利分解,這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
三、題海戰術 不重總結
我們作題,是要把整個知識通過題目加深理解并有機的串聯起來。數學的學習離不開作題,但從來不等于作題,抽象性是數學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復習過程中,我們通過作題,發散開來對抽象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深入理解,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時刻不要忘了我恩比較根本的目的是要對知識點進行理解進而形成我們自己有機聯系的知識結構。因此我們作題的思路,必然應該是從理解到作題歸納再回到理解。在此之外,再做一些題目增加熟練度是有必要的,單如果超出了這個限度。讓作題成為一種機械化的勞動,就沒必要了。要記住,時刻目標明確、深入思考才識提高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關鍵。
四、消極迎戰 不重效率
“考研難,考研數學更難”的論調深入人心,不少考生愛尚未了解考試內容和題型時,就已經對數學產生了畏難情緒,這直接導致在復習中就是消極應付,而非積極準備,“過線就行,差不多就可以了”成為他們普遍的目標。因此,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克服懼怕心理,樹立必勝的信心,化消極被動為主動,才可以在數學的學習和解題中體會到真正的樂趣。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