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0報考知識全集及政治理論基干知識全集4

來源:文都教育 時間:2009-06-12 14:46:01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一、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1.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在對待社會歷史發展及其規律的問題上,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

   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辯證關系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使其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它是人類社會生活和全部歷史的基礎。它具有客觀現實性和社會歷史性。

   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兩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過程,表現為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三)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

   1.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它包括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兩部分。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也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就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四)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

   1.社會形態的內涵

   社會形態是關于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質態的范疇,是同生產力發展提到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體。它包括社會的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

   2.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依據生產關系的性質,社會歷史可劃分為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其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這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是社會歷史運動的一般過程和一般規律,表現了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

   3.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主要是指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過程和規律是客觀的,其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社會形態的更替歸根結底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但是社會形態更替的規律也是人們的自己的社會行動規律,它并不否定人們歷史活動的能動性。

   4.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主要是指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基本趨勢,但這一過程并不否認歷史發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這既體現了社會形態更替過程的曲折性,又為社會形態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條件和歷史契機。

   二、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這兩對矛盾決定并制約著其他社會矛盾的存在和解決,所以被稱為社會基本矛盾。

   2.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首先,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中比較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比較終決定力量。其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一切歷史沖突的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再次,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并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

   (二)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階級和階級斗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社會現象

   階級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處于不同地位的社會集團。階級斗爭是經濟利益根本對立的會集團之間的斗爭。爭取和維護本階級的經濟利益是階級斗爭的實質內容。

   2.階級斗爭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階級斗爭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首先,它推動了同一社會形態自身的發展;其次,它更突出地表現在階級社會中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轉變的質變過程中;比較后,它比較集中地表現在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的過渡中。

   3.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是認識階級社會的科學方法

   (三)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

   社會革命是階級斗爭的比較高形式。社會革命的實質是進步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會制度,解放生產力。

   社會革命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必然產物。也就是說,社會革命比較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活躍易變的生產力則是它的終極動因。

   2.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

   首先,對社會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其次,社會革命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積極性和偉大作用。再次,無產階級革命將會為消除階級對抗,并充分利用全人類的文明超過,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而創造條件。

   (四)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社會改革及其根源

   社會改革是在保持社會根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社會制度的實現形式或某些環節和方面進行的變革,是社會發展中的量變或部分質變。

    社會改革和社會革命都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徑,兩者相互補充,共同推動著社會的不斷進步。

   2.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會改革,作為歷史觀范疇,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所謂社會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會改革不僅存在于社會主義社會中,而且存在于人類有史以來的各種社會制度之中,并對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所謂社會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條件下的社會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質和特點。

   3.社會主義改革

    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這是社會主義改革的本質規定。

   (五)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

   第一,科技改革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第二,科技革命推動生活方式變革。第三,科技革命推動思維方式變革。

   2.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大大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時也意味著增強了人類破壞自然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全球問題”。

   全球問題的比較終解決,不僅要依賴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的變革,依賴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也必須要依靠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合理利用。

   三、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

   唯物主義歷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出發,堅持群眾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唯心主義歷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出發,堅持英雄史觀,認為少數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

   2.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現實的人是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處于一定社會廣泛系中的、具有能動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現實的人,才能正確把握人及其活動的本質,把握人與社會歷史的關系。

   人的現實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3.從社會歷史的整體聯系和具體過程中認識和把握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

   第一,唯物史觀立足于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造者問題。第二,唯物史觀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第三,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

   4.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5.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群眾觀點包括四個基本觀點:一是相信人民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二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三是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四是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

   群眾路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以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認識方法。

   1.社會歷史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

   每個人盡管在歷史上發揮作用的性質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會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離開了每一個個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眾的作用。

   2.歷史人物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

   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他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明顯地打上了其個人印記,他們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倡導者、發起人、組織者和領導者。但不管什么樣的歷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

   3.從必然和偶然的辯證統一中理解個人的歷史作用

   任何歷史人物的出現,特別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都體現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

   歷史人物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要受社會種種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約。

   4.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堅持科學方法

   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應堅持兩個基本原則,即歷史主義的科學態度和階級分析方法。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2

2009.06

2010報考知識全集及政治理論基干知識全集3

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12

2009.06

2010報考知識全集及政治理論基干知識全集2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一、物質世界和實踐

(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1.世界觀與哲學基本......

12

2009.06

2010報考知識全集及政治理論基干知識全集1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

12

2009.06

名師談——2010年考研政治要緊扣考試大綱復習

政治復習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因此,掌握科學而有效的復習方法對于考生而言,顯......

12

2009.06

2010年考研政治春季備考圣經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春雷響......

12

2009.06

2010年考研政治巧復習

好的復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收效,因此,在廣大考生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科學復習方法之前,......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在线看非洲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一本在线视频 | 三级AV永久在线观看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