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完型填空作為一道傳統的英語題型,在 2002 年之后的考研英語真題中被稱作英語知識運用。通過研讀《 2010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考試大綱解析》我們不難發現,完型填空的考查形式和要求與歷年相比依舊沒有明顯變化。為了從總體上把握完型填空的命題趨勢,清晰把握命題者的意圖和考查側重點,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對 2010 年大綱中英語知識運用部分進行全面、透徹的解析,在此基礎之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備考策略,以便廣大考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復習。
一、 2010 年考研英語大綱要求
根據《 2010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考試大綱解析》: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該部分不僅考查考生對不同語境中規范的語言要素(包括詞匯、表達方式和結構)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考查考生對語段特征(如連貫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識能力等。共 20 小題,每小題 0.5 分,共 10 分。在一篇 240~280 詞的文章中留出 20 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每題給出的 4 個選項中選出比較佳答案,使補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順、前后連貫、結構完整。考生在答題卡 1 上作答。
二、英語知識運用部分的命題趨勢
結合近十年真題以及大綱解析我們不難發現,該題型的難度在逐年提高。文章雖然只有幾百個單詞,但是,長難句的增多,缺省內容難度的加大,無疑使考生的得分難度也逐年加大。
三、 英語知識運用部分的特點
1 ) 從文章的題材來看,大多數都是有關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
2 ) 從所選文章的文體來看,多是議論文,說明文也較多,結構都比較嚴謹,邏輯性也很強,語義銜接緊密。
3 ) 從具體要求來看,考研英語完形考查 三個層次的能力:第一,對文章整體的把握和理解;第二,對上下文或句子之間關系的把握和理解;第三,對句子內部結構和意義的把握和理解。
四、備考策略
基于考研英語完形的特點,我們在這部分的備考中應該注意:
首先,考生要完全弄懂歷年考研英語中出現的一些語法知識,并由此類推,復習一些相關的語法知識。不但要花力氣去掌握語法要點,還要構建語法框架,將語法的各個知識點連接融合成一個整體體系。
其次,做完型填空過程中要注意歷年真題的相一致原則,注意以真題為依托展開完型填空的學習,完型填空的規律是真題中考過的選項再次出現的頻率較高,所以看一下歷年的真題文章和選項。
再次,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 詞匯 的積累,詞匯量是能夠分析語法結構的基礎。還要注意單詞在使用中的習慣搭配和各自的引申含義,以及用法上各自不同的特點,還要對同義詞之間的差別引起重視等。
比較后,還要學會如何通過語篇語境暗示和推斷出詞義,積累文章中出現的所有連詞,因為這些連詞在閱讀中可以表現出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如是并列、選擇、轉折還是遞進、讓步、因果等,考生在做題目時要上下求索,前瞻后顧,前后一致。
五、具體做題步驟
1、重視首句,把握主題
完型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話通常是沒有空白的完整句子,而且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題句( Topic Sentence ),或是含有主題詞的句子,考生可以根據它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為下面答題奠定基礎。
首先我們要知道英文的主題句的特點。一個有效的主題句應該有以下兩個標準:
(1) Topic :主題或議題。明確指示段落的內容,起到限定主題范圍的作用。
(2) Opinion :反映作者對待主題的觀點、印象、態度,起到限定段落基調的作用。
知道了英文主題句的特點之后,我們在閱讀完型填空文章的第一句話時,就不應該只是讀懂其字面中文意思,而是要透過首句來預測文章的中心內容,為接下來做題把準方向。
2、掃讀全文,掌握大意
一旦開始做題,首先進行全文掃讀,即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快讀全文,目的是把握文章發展的基本線索,再根據自己抓住的線索快速做出反應,找出關鍵詞,掌握全文大意。在這一遍的快讀中,可以不管空格,對要填的內容做一大概的猜測即可。
3、瞻前顧后,先易后難
完型填空所選的文章盡管比較短小,但它仍是一個意義相聯的語篇,它圍繞一個話題論述,在行文中詞語重復、詞語替代現象都不可避免。或者還會出現詞語和意義相互定義或相互解釋的現象,即同義定義或反義定義,所以我們在解題時應 “ 瞻前顧后 ” ,聯系上下文尋找相關線索,如某一個詞的原詞、指代詞、同義詞、近義詞、上義詞、下義詞和概括詞等。通過做題,大家會發現有時可以通過上下文就找出難解詞的定義或解釋,有時甚至原文中的短語或單詞就是答案。
4、重讀全文,核對檢查
由于選答案時講求一氣呵成,初選過后還應根據上下文對有疑問或把握不準的答案進行推敲。這時,應重讀文章,從語義和邏輯的角度檢查文章是否有問題,根據上下文調整答案。
希望大家在考研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充實自己,必能馬到成功。祝大家考研順利!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