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壓迫中國人民的過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它們的侵略、壓迫的過程。"/>
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政治考研:關于抵御外國武裝侵略解讀

來源:來源于網絡 時間:2009-10-09 10:33:32
  1.早期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 
  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壓迫中國人民的過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它們的侵略、壓迫的過程。
  (1)人民群眾的反侵略斗爭。1841年5月發生在廣州郊區三元里鄉民抗擊英軍的規模比較大。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還有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后期的斗爭和臺灣人民奮起反抗侵略者的斗爭。
  (2)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在歷次反抗外國侵略的戰爭中,愛國官兵表現了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并在一些戰役中取得了勝利。1885年3月,在中越邊境鎮南關(今友誼關),70歲老將馮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沖殺,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在抗擊外國侵略的戰爭中,許多愛國官兵英勇獻身。
  近代中國人包括統治階級中的愛國人物在反侵略斗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鑄成了中華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國人民前仆后繼、英勇頑強的斗爭,才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歷盡劫難、屢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強暴、赴湯蹈火、血戰疆場、寧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乃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2.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比較終目的,是要瓜分中國、滅亡中國。.19世紀70至80年代,帝國主義列強從侵占中國周邊鄰國發展到蠶食中國邊疆地區,使中國陷入“邊疆危機”。英國從印度侵入西藏,又從緬甸入侵云南。法國則從越南侵犯廣西。俄國從中亞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臺灣。列強侵略中國鄰國、蠶食中國邊疆地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在進一步侵略或瓜分中國的爭奪中,占據一個有利的地位。
  第一,義和團運動與列強瓜分中國圖謀的破產。帝國主義列強并沒有能夠實現瓜分中國的圖謀。其原因何在?
  其一,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列強經過反復爭吵、協商,比較后認定,還是暫緩瓜分中國,而采取保全清政府為其共同的統治工具,實行“以華治華”,對自己更為有利。
  其二,帝國主義列強不能滅亡和瓜分中國,比較根本的原因,是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在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時期,中國人民以其不畏強暴、敢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打擊和教訓了帝國主義者,使它們不敢為所欲為地瓜分中國。這一點,即使帝國主義分子自己也是不能否認的。由此可見,正是包括義和團在內的中華民族為反抗侵略所進行的前赴后繼、視死如歸的戰斗,才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滅亡和瓜分中國的圖謀。
  由于當時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義和團運動存在著籠統的排外主義的錯誤;由于不認識帝國主義聯合中國封建階級以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義和團曾經蒙受封建階級的欺騙;由于小生產者的局限性,義和團運動中還存在著許多迷信、落后的傾向。
  3.反侵略斗爭得失敗及其原因
  從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間,中國人民對外來侵略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抗,這些斗爭具有重大的歷史作用。但是,歷次的反侵略戰爭,都是以中國失敗、中國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束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制度的腐敗,一是經濟技術的落后。而前者則是更根本的原因。因為正是由于社會制度的腐敗,才使得經濟技術落后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改變。
  第一,社會制度的腐敗是根本原因。1840年以后,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以前統治中國的清王朝,從皇帝到權貴,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勢,不懂得御敵之策。許多官員貪污腐化,克扣軍餉。不少將帥貪生怕死,臨陣脫逃。他們大多害怕擁有堅船利炮的外國侵略者,甚至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們尤其害怕人民群眾,擔心人民群眾動員起來以后可能危及自身的統治。所以,他們不僅不敢放手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而且常常壓制與破壞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在這樣腐敗的政府領導和指揮下的戰爭,怎么可能不失敗?
  很明顯,不推翻腐朽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要想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去進行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是不可能的。
  第二,經濟技術的落后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19世紀中葉,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經過工業革命,經濟和技術飛速發展,封建的中國已被遠遠拋在后面。經濟技術的落后是中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著經濟技術落后的中國就不應當進行反侵略戰爭或在戰爭中一定打敗仗。因為武器固然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而當時的中國,不僅武器裝備等很落后,而且反動統治階級實行錯誤的方針、政策,并壓制人民群眾的動員。這樣,中國的反侵略戰爭一再遭到失敗,才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4.民族意識的覺醒
  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歷史災難,但是,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作為補償的。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中國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從反面教育了中國人民,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的思考、探索和奮起。鴉片戰爭以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戰爭以后,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的覺醒。
  (1)“師夷長技以制夷”和早期的維新思想
  林則徐可以算得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廣東領導查禁鴉片和進行抗英斗爭時,就組織人翻譯各種西方書刊。1841年,他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編成《四洲志》一書。書中敘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林則徐后來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四洲志》書稿交給好友魏源。魏源在1843年1月編成《海國圖志》,其內容除包括世界各國的歷史、地理以外,還有總結鴉片戰爭經驗教訓、論述海防戰略戰術的《籌海篇》、翻譯西人論述的《夷情備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圖說等。在《海國圖志》中,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和科學技術,以期富國強兵,抵御外國侵略,開創了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新風。
  19世紀70年代以后,王韜、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人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同時也要求吸納西方的政治、經濟學說。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具有比較強烈的反對外國侵略、希望中國獨立富強的愛國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如鄭觀應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發展民族工商業,同西方國家進行“商戰”,設立議院,實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張。這些主張具有重要的思想啟蒙的意義。
  (2)救亡圖存和振興中華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還只是少數精英開始有了朦朧的民族覺醒意識。到了中日甲午戰爭以后,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時,全民族就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
  民族危機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中國自古以來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得到了發揚和升華。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盡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爭以后的戊戌維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大旗下發生的。這些斗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燒起了新的希望,標志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
  思考題
  1.帝國主義的入侵究竟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2.近代中國進行的反侵略戰爭具有什么意義?
  3.中國近代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教訓是什么?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09

2009.10

考研政治理論:梯度實戰訓練題全集(二)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第3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選擇題Ⅰ,即單項選......

09

2009.10

2010年考研政治復習資料鑒定的四大技巧

  在考研政治理論的復習過程中,有四本書是必備的:教材、練習題集、真題解析和形勢與政策。
  ......

09

2009.10

考研政治復習: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復習提示:本章是重點章,考核的知識點多。本章主要內容包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

09

2009.10

考研臨考背誦金版-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二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有八大趨勢與特點:
  1經濟全球化在......

09

2009.10

考研臨考背誦金版-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一

  (一)世界經濟及其主要行為主體
  1世界經濟及其主要行為主體
  世界經濟是指生產力的......

09

2009.10

有效備考2010年考研政治必須抓住四個方面

  政治學習不是一個乏味的過程,相反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過程。考研政治我考了81分,就是在學習政治過程......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在亚洲A在线观看 | 亚洲理伦片免费观看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久 | 日韩r级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