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營養物質的吸收部位及機制
吸收部位 | 主要吸收機制 | 生理特點 | |
糖 | 小腸 | 葡萄糖、半乳糖為繼發性主動轉運 果糖為易化擴散 | 一般以單糖形式被吸收 |
蛋白質 |
小腸 | 大多數為繼發性主動轉運少數為易化擴散嬰幼兒可通過入胞和出胞方式吸收 | 分解成二肽、三肽、氨基酸后被吸收 |
脂類 | 小腸 | 主要為單純擴散 | 膽鹽可促進吸收,膽固醇易于被吸收 |
水 | 小腸、結腸 | 被動吸收 | 每天吸收水約9L(空腸5—6L、回腸2L、結腸0.4—1L、-t4二指腸很少) |
Na+ |
小腸 |
原發性主動轉運 | Na+一有機溶質同向轉運、Na+,Cl一同向轉運Na,H+與Na+,K+逆向交換 |
C1- | 小腸 | 被動擴散為主 | Na+一Cl-同向轉運 |
HC03- | 小腸 | 以C02形式被吸收 | 參閱腎臟吸收章節 |
Fe2+ | 十二指腸、空腸 | 被動轉運 | 以Fe2+形式被吸收,Fe3+不易被吸收 |
Ca2+ |
小腸各部 | 主動轉運為主 | VitD、葡萄糖、酸性環境可促進吸收 |
VitBl 2 | 回腸 | 主動吸收 | 大多數維生素都在小腸上段吸收 |
水溶性Vit | 小腸上段 | 繼發性主動轉運 | 依賴Na+的同向轉運體被吸收 |
脂漪陛Vit | 小腸上段 | 主要為單純擴散 |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VitA、D、E、K |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7
2009.11
口腔、食管和胃腸的運動 1.咀嚼與吞咽
(1)咀嚼咀嚼的主要作用是:磨碎、混合和潤滑食物;......
07
2009.11
胃腸的神經支配 胃腸的神經支配包括內在神經系統和外來神經系統。前者包括粘膜下神經叢、肌間神經......
07
2009.11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及幾種重要激素 1.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腺細胞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泌,分泌......
07
2009.11
第6章消化與吸收 考綱要求
①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電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和......
07
2009.11
呼吸的反射性調節 1.肺牽張反射也稱黑一伯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包括肺擴張反射和肺萎陷......
07
2009.11
呼吸中樞和呼吸節律的形成 1.呼吸中樞的部位
呼吸中樞分布于大腦皮層、間腦、腦橋、延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