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中國推動的持久和平 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理念
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是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達亞非峰會上第一次提出來的。在2005年7月1日簽署的《中俄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中,“和諧世界”第一次被確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共識。2005年9月15日,在紀念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胡錦濤主席全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理念的深刻內涵。此后,“和諧世界”這個充滿東方智慧的新名詞,頻頻出現在重大國際場合,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贊同。
提出建設和諧世界,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會妨礙和威脅其他任何國家。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即使強大了也永遠不會稱霸。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來說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之福而非沖突之患。另一方面也表明,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們將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為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胡錦濤主席用八個字來描述和諧世界的美好圖景——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具體來說,和諧世界應該是一個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開放的世界。
第一,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和諧世界的基本前提。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大家庭的平等一員,都享有自主、自立的權利和應有的尊嚴。各國平等相待,尊重彼此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各國的內部事務由本國人民自己決定。國際事務應由各國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而不是由一兩個大國說了算,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應得到重視,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也應得到維護。
第二,各國互信合作、和睦相處是和諧世界的重要保障。進入新世紀,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沖突和緊張局勢不僅沒有緩和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戰爭和沖突不符合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各國摒棄冷戰思維,通過公平、有效的安全機制,以協商、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或地區沖突,才能有效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也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成功應對恐怖主義、跨國犯罪、傳染病、環境污染、自然災害等人類面對的共同課題。
第三,各國普遍發展、共同繁榮是和諧世界的堅實基礎。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努力緩解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漸減少和消除貧困,世界各國和諧相處才能真正實現。
第四,不同文明平等對話、共同發展是和諧世界的鮮明特征。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有60多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 500多個民族,6 000多種語言,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多種宗教。各種文明只有既競相展示自己的獨特魅力,又加強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才能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1
2010.01
二十九、歐盟一體化與中歐關系 1.一方面,以法國、荷蘭為代表的西歐各國人民對本國政府的經濟和改......
21
2010.01
二十八、中美關系 1.奧巴馬政府接收了布什政府單邊主義外交和華爾街金融危機兩大政治遺產,并且面......
21
2010.01
二十七、政治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1、政治多極化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終結......
21
2010.01
二十五、聯系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明確當代青年應當如何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1.當代青年要樹立馬克思主......
21
2010.01
二十四、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堅實的實......
21
2010.01
二十三、人生價值的評價與實現 人生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是人的生活實踐對于社會和個人所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