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漢語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
2011年入學考試大綱
漢語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漢語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漢語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漢語語言學相關基礎知識和漢語語言分析及運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要求考生具有較全面的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2)要求考生具有較高的漢語應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漢語語言分析能力。
三、考試內容
漢語基礎考試由“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應用能力”和“ 漢語語言分析”三部分組成。
(一)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語言學基礎
2.漢語概況
3.現代漢語語音
4.現代漢語詞匯
5.現代漢語語法
6.漢字
7.古代漢語
(二)漢語應用能力
漢語應用能力考試測試以下內容:
1. 辨音和標音能力
2. 字形、字義辨別能力及漢字書寫規范
3. 詞匯、語法規范
4. 文言文閱讀理解
(三)漢語語言分析
漢語語言分析考試測試以下內容:
1.語音分析
2.詞義分析
3.語法分析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滿分及考查內容分數分配
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80分,漢語應用能力40分,漢語語言分析30分。
(四)試卷題型比例
1.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80分)
(1)填空題15分(語音3、語法5、漢字2、古漢語3、修辭2)
(2)判斷題10分(語法2、詞匯2、修辭3、語言學概論3)
(3)選擇題15分(語音3、詞匯2、語法3、漢字2、古漢語5)
(4)簡答題40分(每題5分,共8道題。語音5、詞匯5、語法10、修辭5、語言學概論15)
2.漢語應用能力(40分)
語音能力題10分
漢字能力題5分
語法詞匯題15分
文言文閱讀題10分
3.漢語語言分析(30分)
語音分析題5分
詞語辨析題10分
語法分析題共10分
病句修改題5分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漢語基礎考試樣題
一、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80分)
(一)填空題(每個空格1分,共15分)
1.根據作用可以把代詞分為 、 、 。
2.“被”字句是 作主語,并用介詞“被”引進 的句式。
3.現代漢字在造字方法上以 為主。
4.漢字發展的總趨勢是 。
5.為了準確地分析語音,需要有一套 的標寫符號。
6. 是人類語言從音色角度劃分出來的比較小語音單位。
7.我國傳統音韻學對韻母的一種分類方法是 。
8.現在通行較好的詩經注本《毛詩正義》是漢代的_______傳,東漢_______箋,唐_______疏。
9.借代辭格中被代替的事物稱為_______,用來代替的事物稱為_______。
(二)判斷題(每個1分,共10分)
1.“民”是自由語素。 ( )
2.“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是主謂謂語句。 ( )
3.雪茄、雪白、雪水、雪花,都是合成詞。( )
4.“本義”和“本意”是一組異形詞。( )
5.比喻是建立在相關基礎上的。( )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了借代辭格。( )
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對偶。( )
8.英語是分析性語言。( )
9.語言符號音義之間不具有必然的聯系。( )
10.克里奧爾語(Creole)是臨時交際用的混合語( )
(三)選擇題(每個1分,共15分)
1.“金”是 。
a. 名詞 b. 形容詞
c. 區別詞 d. 兼類詞
2.“公然”是 。
a. 形容詞 b. 副詞
c. 區別詞 d. 動詞
3.“請他出席會議”是 短語。
a. 狀中短語 b. 連謂短語
c. 動賓短語 d. 兼語短語
4.“瓣”屬 。
a. 左形右聲 b. 右形左聲
c. 外形內聲 d. 內形外聲
5.“叟”的筆畫是 。
a. 8筆 b. 9筆
c. 10筆 d. 11筆
6.普通話韻母比較核心,比較基礎的是 。
a. 韻腹 b. 韻尾 c.韻頭
7.把聲調的高低調值分為五度,用1.2.3.4.5來表示 ,其中 表示音高比較低。
a.1 b.2
c. 3 d.5
8.不符合拼音規則的一組漢語拼音是 。
a.月夜yuè yè 言語yán yǔ b.午后 wǔ hǒu 委婉wěi wǎn
c.論文luèn wén 堤岸dī’àn d.優秀yōu xiù 西安xī’ān
9.“大意”( dàyì)和“大意”(dàyi) 兩個詞 。
a.意思一樣,沒有區別
b.意思不一樣,前者表示“主要的意思”,后者表示“疏忽,不注意”
c.意思不一樣,后者表示“主要的意思”,前者表示“疏忽,不注意”
d.后者的感情色彩較弱
10.詞匯所包括的成分是 。
a.語素和詞 b.詞和詞組
c.詞和固定短語 d.詞和成語
11.下面哪一項不屬于墨子的思想?
a.節用 b.非樂
c.尚賢 d.鬼神不存在
12.《詩經》中有“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的句子,其中“矢”的意思是?
a.劍 b.通“失”
c.通“誓” d.助詞,無意義
13.韓非子《五蠹》中有“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的句子,其中“工”的意思是?
a.工作 b.擅長
c.有特長的人 d.通“功”
14.從韻在句中的位置來看,《詩經》韻的普遍形式是
a.句首韻 b.句中韻
c.句尾韻 d.無明顯特征
15.“讀若”、“讀如”這兩個術語在古代注解中一般用來?
a.指明位置 b.注音
c.標注語法關系 d.解釋詞義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40分)
1.漢語表示處所的介詞短語有時出現在動詞前,如“在教室里上課”、“在黑板上寫字”;有時出現在動詞后,如“字寫在黑板上”、“箭射在靶子上”。你認為一般來說它們在句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嗎?
2.下面兩個復句的結構關系是不是一樣的?如果讓你給它們劃分層次,第一層你會劃在哪里?
(1) 當時他提醒我了,但是我沒在意,所以這次事故與他無關。
(2) 那時我父親已經去世,但是我母親還有工作,所以生活還過得去。
3.用拼音拼寫音節時,為什么要用隔音符號?
4.在外來詞借用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發生幾種形式并存的情況。請舉例說明。
5.整句的特點與修辭效果是什么?
6.舉例說明什么是聚合關系?
7.語言的分化有那幾種情況?
8.什么是屈折語?
二、漢語運用能力(40分)
(一)下列詞語中有無不規范的字?如有請改正。(5分)
陳詞爛調 名符其實 戒驕戒燥
燴炙人口 真知卓見
(二)給下列各組詞語注音標調。(每詞1分,共5分)
時代 發廊 創造 解除 促進
(三)請寫出下列詞語中“一”的實際讀音,并說明理由。(5分)
一萬 第一 看一看 一勞永逸
(四)分別指出下列詞語中的單純詞、合成的單義詞、多義詞、同音詞(5分)
近視、波濤、別、馬虎、亂、凄慘、木偶、堡壘、垃圾、新生
(五)下面兩句話的意思是否一樣的?這說明了什么?(5分)
我們把錢都用光了。
我們都把錢用光了。
(六)下面兩句話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請簡單解釋。(5分)
他不能出來。
他不會出來的。
(七)標點并翻譯(10分)
越王句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士無乃后乎句踐曰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執其手而與之謀
三、漢語分析(30分)
(一)辨別下列各句,若是單句,分析它的句法結構;若是復句,分析其層次關系:(10分)
1.在老一輩外國人眼里,不過是捧著鴉片煙槍,背后拖著一條長辮子的“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今天在外國人面前變成了亞洲強人。
2.世界上的動物雖然少說也有三十萬種以上, 但要是地球上突然減少了幾種跟人類關系密切的動物, 哪怕是僅僅減少牛這一種, 對人類的生活也會產生具大的影響,所以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二)分析并修改下列病句(5分)
1.世界是一個永遠不停地運動、變化和轉化的過程。(2分)
2.通過多年的技術革命活動中,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3分)
(三)小張發音總是不大準,他經常把“女子”說成“驢子”,把“茄子”說成“瘸子”。請分析他的發音錯在哪里,并指出錯誤的原因。(5分)
(四)詞語辨析題(10分)
1.有人認為“樹木”和“樹”不屬于同義詞,你覺得怎么樣?說說你的理由。
2.“刀山火海”和“一衣帶水”的結構是否一致,請說出理由。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3
2010.08
2010年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各專業
“閱讀與寫作”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
23
2010.08
2010年暨南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能比較......
23
2010.08
2010年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各專業“語言文學基礎理論”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
23
2010.08
“美學原理”復習大綱
第一、美學的學科屬性
1、作為學科的“美學&rdqu......
23
2010.08
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
23
2010.08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