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考試大綱
緒論
§ 0-1物理化學目的和內容
§ 0-2物理化學"/>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入學
物理化學考試大綱
緒論
§ 0-1物理化學目的和內容
§ 0-2物理化學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
§ 0-3氣體概述
第一章 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
§ 1-1 熱力學概論
①體系與環境;②體系的性質;③熱力學平衡態和狀態函數;④過程;⑤熱和功。
§ 1-2 熱力學第一定律
①內能; ②熱力學第一定律。
§ 1-3 準靜態過程和可逆過程;
①準靜態過程;②可逆過程。
§ 1-4 焓
§ 1-5 熱容
①熱容;②恒壓熱容與恒容熱容。
§1-6 熱力學第一定律對理想氣體的應用
①蓋·呂薩克一焦耳實驗;②理想氣體的內能與焓;③理想氣體的Cp與Cv;④在物質的P、V、T變化、相變化、化學變化中計算Q、W、△U、△H值;⑤絕熱過程方程式與絕熱過程中Q、W、△U、△H計算;⑥等溫過程中Q、W、△U、△H計算;⑦等壓過程中Q、W、△U、 △H計算;⑧等容過程中Q、W、△U、△H計算; ⑨相變過程中Q、W、△U、△H計算。
§ 1-7 實際氣體
①焦耳一湯姆遜效應;②實際氣體的△H和△U。
§1-8 熱化學
①化學反應的熱效應;②等壓熱效應和等容熱效應;③反應進度;④熱化學方程式。
§1-9 赫斯定律
§1-10 幾種熱效應
①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焓;②燃燒焓;③離子生成焓;
§ 1-11反應熱和溫度的關系---基爾霍夫定律
①基爾霍夫公式。
§1-12 絕熱反應一非等溫反應
①比較高火焰溫度的計算。
第二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
§ 2-1 自發變化共同特征一不可逆性
①自發變化;②自發變化的共同特征。
§2-2 熱力學第二定律
①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
§2-3 卡諾定理
①卡諾循環;②卡諾定理。
§ 2-4 熵的概念
①熵
§2-5 克勞修斯不等式與墑增加原理
①克勞修斯不等式;②熵增加原理。
§2-6 熵變的計算
①等溫過程中熵的變化值;②非等溫過程中熵變的計算;③各種過程中熵變的計算;
§2-7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本質與熵的統計意義
①混亂度與微觀狀態數;②玻茲曼公式;③熵和熱力學概率;④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本質。
§2-8 亥姆霍茲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亥姆霍茲自由能(F);②吉布斯自由能(G)
§2-9 變化的方向和平衡條件
①判別變化方向和平衡的準則。
§2-lO △G的計算示例
①等溫物理變化中的△G;②化學變化中的△rGm
§2-11 幾個熱力學函數間的關系
①幾個熱力學函數間的關系式;②四個熱力學基本公式;③麥克斯威關系式;④吉布斯一
亥姆霍茲方程式;⑤吉布斯自由能與壓力的關系。
§2-12 單組分體系的兩相平衡一熱力學對單組分體系的應用
①克拉貝龍方程式;②克勞修斯一克拉貝龍方程式;③外壓與蒸氣壓的關系。
§2-13 多組分體系中物質的偏摩爾量和化學勢
①偏摩爾量;②化學勢;③化學勢與溫度、壓力的關系。
§2-14 熱力學第三定律和規定熵
①熱力學第三定律;②規定熵值與標準熵值;③化學反應過程的熵變計算。
第三章 統計熱力學基礎
§3-1 概論
①獨立子體系和非獨立子體系;②定位體系與非定位體系;③統計熱力學的基本假定。
§3-2 玻茲曼統計
①摘取比較大項原理;②玻茲曼能量分布公式與分布定律;③玻茲曼統計。
§3-3 配分函數
①配分函數;②配分函數的分離;③配分函數與熱力學函數關系。
§3-4 各配分函數的求法及其對熱力學函數的貢獻
①原子核配分函數;②電子配分函數;③平動配分函數;④轉動配分函數;⑤振動配分函
數。
§3-5 分子的全配分函數
①分子的全配分函數。
第四章 溶液一多組分體系熱力學在溶液中的應用
§4-1 引言
§4-2 溶液組成的表示法
①溶液組成的三種表示法。
§4-3 稀溶液的兩個經驗定律
①拉烏爾定律;②亨利定律。
§4-4 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化學勢
①理想氣體的化學勢;②非理想氣體的化學勢;③逸度與逸度系數。
§4-5 理想溶液的定義、通性及各組分的化學勢
>①理想溶液;②理想溶液中各組分的化學勢;③理想溶液通性。
§4-6 稀溶液中各組分的化學勢
①稀溶液;②稀溶液中各組分的化學勢;③稀溶液的依數性;④凝固點下降;⑤沸點上升;
⑥滲透壓。
§4-7 非理想溶液
①非理想溶液中各組分的化學勢;②活度與活度系數。
§4-8分配定律一溶質在兩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
第五章 相平衡
§5-1 引言
§5-2 多相體系平衡的一般條件
§5-3 相律
①相;②組分;③自由度;④相律。
§5-4 單組分體系的相圖
①水的相圖的分析;②水的三相點與冰點。
§5-5 二組分體系的相圖及其應用
①理想的完全互溶雙液系;②杠桿規則;③蒸餾原理(沸點一組成圖);④非理想的完全互溶雙液系;⑤恒沸混合物;⑥部分互溶的雙液系;⑦不互溦的雙液系;⑧水蒸氣蒸餾;
⑨簡單低共熔混合物相圖;⑩熱分析法與溶解度法;⑾步冷曲線; ⑿形成化合物的體系;
⒀穩定化合物的相圖; ⒁不穩定化合物的相圖; ⒂完全互溶固溶體的相圖;⒃固態溶液或固溶體; ⒄部分互溶固溶體的相圖。
第六章 化學平衡
§6-1 化學反應的平衡條件和化學反應的親和勢
①反應平衡的條件;③化學反應的親和勢。
§6-2 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和等溫方程式
①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式;②熱力學平衡常數與經驗平衡常數。
§6-3 平衡常數的表示式
①氣相反應的平衡常數;②氣相反應平衡常數(Kp、Kc,Kx)及相互關系;③溶液反應的平衡常數。
§6-4復相化學平衡
①分解壓(或離解壓);②復相化學平衡常數。
§6-5 平衡常數的測定和平衡轉化率的計算
①平衡常數的測定:物理法與化學法;②平衡常數、平衡組成、反應轉化率的計算。
§6-6 標準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①標準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化值;②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6-7 溫度、壓力、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①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②范特霍夫等壓方程式;③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④惰性氣
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6-8 同時平衡
§6-9 反應的耦合
第七章 電解質溶液
§7-1 電化學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①法拉第定律。
§7-2 離子的電遷移和遷移數
①離子的遷移率;②離子的遷移數;③離子遷移數的測定。
§7-3 電導
①電導、電導率、摩爾電導率;②離子獨立移動定律;③離子的摩爾電導率;④電導測定的一些應用。
§7-4 強電解質溶液理論簡介
①電解質的平均活度與平均活度系數;②離子強度;③德拜一休克爾(Debye-Huckel)極限公式。
第八章 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及其應用
§8-1 可逆電池與可逆電極
①可逆電池與不可逆電池;②三類可逆電極與電極反應。
§8-2 電動勢的測定
①標準電池;②對消法測定電動勢。
§8-3 可逆電池的書寫方法及電動勢的取號
①可逆電池的書寫方法;②可逆電池電動勢及取號;③電池反應式與表示式的"互譯"。
§8-4 可逆電池的熱力學
①能斯特公式;②由E求Ka;③由E與(dE/dT)p求電池反應的△rHm、△rSm;④可逆電池電動勢與熱力學函數的關系。
§8-5 電動勢產生的機理
①雙電層;②電極與電解質溶液界面間的電勢差;③接觸電勢;④液體接界電勢。
§8-6 電極電勢和電池的電動勢
①標準氫電極;②標準電極電勢;③甘汞電極;④從電極電勢計算電動勢。
§8-7 濃差電池
①濃差電池
§8-8 電動勢測定的應用
①求難溶鹽的活度積;②電動勢法求電解質溶液平均活度系數;③pH值的測定。
第九章 電解與極化作用
§9-1 分解電壓
①分解電壓。
§9-2 極化作用
①電極的極化作用;②超電勢;③濃差極化
§9-3 電解時電極上的反應
①離子析出電勢;②電解時陰極上反應;③電解時陽極上反應;④電解還原與氧化的應用。
第十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一)
§10-1 化學動力學的任務和目的
§10-2 化學反應速率表示法
①化學反應速率表示法;②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
§10-3 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
①基元反應與非基元反應;②質量作用定律與反應速率方程;③反應級數和反應分子數;④反應速率常數。
§10-4 具有簡單級數的反應
①一級反應;②二級反應;③零級反應;④反應級數的測定方法; ⑤積分法; ⑥半衰期法; ⑦微分法。
§10-5 幾種典型的復雜反應
①對峙反應;②平行反應;③連串反應。
§10-6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阿侖尼烏斯經驗式
①范特霍夫近似規則;②阿侖尼烏斯(Arrhenius)經驗公式。
§10-7 活化能Ea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①活化能Ea;②活化能與反應熱的關系;③活化能與溫度的關系; ④活化能的求算。
§10-8 鏈反應
①鏈反應的三個基本過程;②直鏈反應與支鏈反應;③穩態近似法;④支鏈反應與爆炸界限。
§10-9 擬定反應歷程的一般方法
第十一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二)
§11-1 碰撞理論
①碰撞理論;②碰撞理論的要點;③碰撞理論速率常數公式;④反應閾能;⑤概率因子
§11-2 過渡態理論
①過渡態理論;②過渡態理論的要點;③過渡態理論物理模型一勢能面;④過渡態理論速率常數公式;⑤活化焓、活化熵;⑥△rHm、△rSm與Ea和指前因子A間的關系。
§11-3 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
①溶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②籠效應;③原鹽效應。
§11-4光化學反應
①光化學基本定律;②量子產率;③光化學反應動力學。
§11-5 催化反應動力學
①催化劑與催化作用;②均相酸堿催化;③配位催化。
第十二章 表面現象
§12-1 吉布斯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張力
①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張力;②表面熱力學。
§12-2 彎曲表面的附加壓力和蒸氣壓
①彎曲表面下的附加壓力一揚·拉普拉斯公式;②毛細現象;③彎曲表面上的蒸氣壓一開爾文公式;④過飽和現象。
§12-3 液體界面的性質
①液體的鋪展;②液體的表面張力與濃度的關系;③吉布斯吸附公式;④分子在兩相界面上的定向排列。
§12-4 液一固界面現象
①粘附功;②浸濕功;③鋪展系數;④接觸角與潤濕作用。
§12-5 表面活性劑及其應用
①表面活性劑;②表面活性劑幾種重要作用。
§12-6 固體表面的吸附
①吸附等溫式;②蘭繆爾等溫式;③弗侖德利希等溫式;④BET公式;⑤吸附現象的本質-化學吸附與物理吸附;⑥固體在溶液中的吸附。
§12-7 氣一固相表面催化反應
①氣一固相表面催化反應速率。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4
2010.08
理論力學(研究生)考試大綱
1 ★靜力學公理和物體受力分析
1.1 緒論
1.1.1 課程......
24
2010.08
《生物化學》考試大綱
復習參考書
王境巖等編著.生物化學(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
24
2010.08
《電力電子技術》考試大綱
一、復習參考書
1、電力電子技術,第四版,王兆安,黃俊......
24
2010.08
《電力系統分析》課程考試大綱
教材:《電力系統分析》何仰贊、溫增銀 編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4
2010.08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科目名:《電子技術(模電部分)》
1、半導體二極管......
24
2010.08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科目名:《電子技術基礎》
一. 考試內容
模擬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