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特別提示 ①10年來本章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辨析題、分析題的命題數量之比:7∶7∶7∶10②常考核心知識點及命題規律、趨勢:認識的本質、能動性的分析,以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特別是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出題形式:一、結合比較新科學和認識成果;二、關于人與自然、當前經濟與政治關系的問題。此章還沒出分析題,考生要注意。③2006年大綱新增知識點: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價值評價及其尺度;價值選擇及其實現。
第1節 認識的發生和本質
一、選擇題Ⅰ
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質上是與唯心主義先驗論對立的()
A.感覺論B.反映論C.經驗論D.實踐論
2.認識論上兩條根本對立的路線是指()
A.可知論與不可知論B.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C.能動的反映論和直觀的反映論D."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
3.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對立是()
A.認識路線上的對立B.認識理論上的對立
C.認識機制上的對立D.認識方式上的對立
4.批駁不可知論比較有力的武器是()
A.唯物辯證法的批判武器B.人類思維方式的深化
C.邏輯工具和方法的進步D.人類實踐的發展
5.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是()
A.存在和思維的關系B.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C.現實和理論的關系D.知識的"源"和"流"的關系
6."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這一命題()
A.強調了認識對實踐的決定作用B.夸大了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C.強調了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D.低估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7.馬克思說:"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這表明人的才能()
A.與人的先天生理素質沒有關聯B.主要來源于后來的實踐
C.取決于人的主觀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會政治地位決定的
8.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
A.主體對各種認識要素的建構B.主體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C.主體對客體本質的內省D.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
9.根據認識的發展規律,在認識的"熟知"與"真知"問題上的正確觀點是()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
10.實踐是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
A.普遍性B.絕對性C.客觀實在性D.直接現實性
1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主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系對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過程進行時空度量,所得結果可能不一樣。在認識論上來說是由()
A.真象和假象的區別所造成B.現象和本質的矛盾所造成
C.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的變化所造成D.由于主觀認識的錯覺所造成
12.實踐標準所以具有不確定性,是因為()
A.實踐具有客觀性B.實踐具有歷史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0.10
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們黨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我們黨要緊跟世界進步的潮流,......
13
2010.10
同發展、進步的,它們之間的利益關系是矛盾雙方的關系。 17.【答案】ABCD 【考點】本題是對"白馬......
13
2010.10
因起作用,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根本原因。 5.【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的核心......
13
2010.10
A.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B.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C.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本質內容D.是......
13
2010.10
第三章第3節 對立統一規律 一、選擇題Ⅰ 1."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話"這一信條的實質......
13
2010.10
體的質變;B項:是因果關系。 【拓展】對于質量互變的考查,考生尤其要注意中國古代的一些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