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
C.實踐本身是一種精神活動D.實踐是人類的自覺活動
13.人的認識能力的形成,歸根到底取決于()
A.人腦的發育程度B.人的智力狀況
C.周圍環境D.人的實踐活動
14.恩格斯指出:"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在認識論上說明()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技術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C.科學技術的發展超過了社會實踐的發展速度D.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5.恩格斯說:"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展的。"這句話說明()
A.自然界是認識發展的動力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16.人的視覺器官有感覺外界物體的光和顏色的功能。可見光的波長范圍一般是380nm(納米)到780nm,稱為可見光譜。在可見光譜范圍內,不同波長的輻射使人感覺到不同顏色,一般來說,700nm為紅色,580nm為黃色,470nm為藍色,400nm為紫色。這種現象表明()
A.人只能認識外界物體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覺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閾限是人的認識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覺中包含著對外界事物信息的選擇、加工和轉換
D.人所形成的關于事物的感覺是人自身生理活動的結果
二、選擇題Ⅱ
17.認識過程中的"重構"是指()
A.主體實際地把握客體的過程B.主體觀念地把握客體的過程
C.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過程D.主體加工客體信息,形成與客體的相符性反映的過程
新增考點: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
18.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區別在于是否承認()
A.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B.認識起源于經驗
C.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D.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
19.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所講的主體是()
A.人的主觀意識B.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C.一定的社會集團和社會D.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現實的人
20.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主體和客體的關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
C.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關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
2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主體與客體關系的內涵包括()
A.實踐關系B.認識關系C.價值關系D.審美關系
22.下列屬唯心主義先驗論的觀點的是()
A.孔子主張"生而知之"B.老子主張"不行而知"
C.柏拉圖主張知識是靈魂對理念世界的"回憶"D.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
23.關于反映、信息和選擇的關系,下列論斷正確的是()
A.反映、信息和選擇是物質形態普遍具有的屬性或能力
B.反映是接受、選擇、傳輸信息的過程
C.信息在事物間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現出來
D.人的認識是在實踐上能動選擇、加工信息的高級反映形式
24.不可知論的錯誤在于()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0.10
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特別提示 ①10年來本章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辨析題、分析題的命題數量......
13
2010.10
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們黨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我們黨要緊跟世界進步的潮流,......
13
2010.10
同發展、進步的,它們之間的利益關系是矛盾雙方的關系。 17.【答案】ABCD 【考點】本題是對"白馬......
13
2010.10
因起作用,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根本原因。 5.【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的核心......
13
2010.10
A.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B.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C.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本質內容D.是......
13
2010.10
第三章第3節 對立統一規律 一、選擇題Ⅰ 1."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話"這一信條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