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所以在貫徹依法治國的同時要輔以以德治國。〔1分〕
(4)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社會和人的發展必須"他律"和"自律"相結合。〔1分〕不與道德相結合的法律是不完全的,不與法律相結合的道德是軟弱無力的,只有二者相結合才能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的建設。〔1分〕
13【答案要點】
(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現的共同思想傾向是都認為人類歷史有其客觀的規律,這種規律是可以為人們和歷史學家認識的,歷史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可能的。〔2分〕它們的不同點在于,說前一段話的孔德是一位實證主義者,也是一位帶有嚴重的形而上學傾向的思想家,他把人類歷史的發展、進步過程看作是嚴格按照固定的順序進行的,而看不到人作為歷史主體所應有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從現有材料看不出這一點)〔1分〕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們不僅可以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而且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發揮能動作用,社會形態及其更替是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辯證統一。〔1分〕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傾向是通過否定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而否定歷史有其客觀規律,所以歷史學作為一門科學是不可能的。〔2分〕
(3)在馬克思的這段著名的話中,體現了馬克思對于歷史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自覺活動能動性的唯物辯證的理解。〔1分〕一方面,馬克思認為歷史的規律是客觀的,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節奏,人們即使認識到這些規律,也不能改變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會發展的固有的階段。〔1分〕另一方面,人在歷史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改變規律起作用的條件,從而利用規律為自己的目的服務。〔1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0.10
(2)社會規律的客觀性與人自己的活動是不相矛盾的,因為社會基本矛盾要通過人的活動表現出來,并通過......
13
2010.10
么是歷史的事實和什么是非歷史的事實這個問題就毫無意義了。一件非歷史的事實將是一件沒有被思想過的事......
13
2010.10
第五章 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特別提示 ①10年來本章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辨析題、分析題的......
13
2010.10
2011考研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解析1800題(13) 第4節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一、選擇題Ⅱ 1"由......
13
2010.10
到,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否定了真理的可檢驗性,把人們看不見、感覺不到某種莫須有的東西歸結......
13
2010.10
、C三項都正確地闡述了價值主體性的內涵,C項的正確說法排除了D項的說法: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不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