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研政治之馬哲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和質變,肯定和否定及其關系
1.事物存在的質、量、度
事物發展的過程,經由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
(1)質是一事物成為它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規定性。事物質的規定性是由事物內部矛盾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質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總是具有一定質的事物,喪失了自己的質,它就不再是自身而變成他物;質也總是屬于一定事物的質,質不能脫離事物而獨立存在。質和事物的不可分離,既表明了事物的確定性,又表明了質的客觀實在性。事物的質是通過屬性表現出來的,屬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聯系中表現出來的質。認識質是認識和實踐的起點和基礎。只有認識質,才能區別事物。區別是制定政策的基礎,沒有區別就沒有政策。蓄意抹煞和混淆事物質的區別,是詭辯論的一個特征。
(2)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離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不影響事物的存在。認識量的意義:一是認識事物的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區分質是認識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認識質的深化。只有精確地認識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質。馬克思說,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的時候,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二是只有正確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確估計事物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同質的事物由于數量不同,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質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
(3)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范圍、幅度和限度。它的極限叫關節點,超出了關節點,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質量統一。認識度才能確切地把握事物的質,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認識度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即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當然,也不能把“度”絕對化。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因而事物的變化表現為量變和質變兩種運動狀態。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漸進過程的中斷。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變化是質變。
2.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
事物的發展是通過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展開的,因此要深入理解發展,就要懂得事物的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事物的發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和新的質變,由此不斷前進。
(1)量變即量的變化,是事物在數量上增減,場所的變更,或者是其成分排列組合的變化。它是一種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是在度的范圍內的延續或漸進,而不是根本性質的變革。統一、相持、平衡和相對靜止狀態是事物量變狀態的表現。
(2)質變即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突變或飛躍。它是一種顯著的變化,是原有度的范圍內量變的中斷,是根本性質的變化。統一物的分解、靜止的破壞,是事物質變狀態的表現。
(3)量變和質變的相互轉化量變和質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具體來說,它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第一,量變和質變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在前,質變在后,事物不通過量的積累和變化,就不會發生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限度就必然發生質的變化。
第二,量變與質變又是相互轉化的。質變打破了舊質對事物的量的限制,鞏固了量變的成果,促成了新質的產生。在此基礎上,事物開始新的量變。新的量變超出度的限度,就會發生新的質變。事物的發展就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量變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事物經過這一過程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第三,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具有復雜性,它表現為總的量變過程中包含部分質變;質變過程中包含量的特征。
(4)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原理的實踐意義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的原理對于實際工作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第一,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告訴我們,既要有遠大的目標,又要有一步一個腳印的求實精神,要把遠大目標與求實精神結合起來。第二,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是我們反對“激變論”和庸俗進化論的有力武器。 “激變論”只承認質變而否認量變,庸俗進化論只承認量變而否認質變,它們共同的特點在于割裂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3
2013.06
2014年考研政治馬哲:第二章習題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2000年理科題)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
03
2013.06
2014年考研政治馬哲:第三章習題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2001年文理科共用題)“只要知......
03
2013.06
考研政治之馬哲第三章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 Ⅰ本章內容概要和邏輯結構圖 (一)內容概要 ......
03
2013.06
(三)考研政治馬哲意識與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1.意識的產生、本質及其能動作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
03
2013.06
(二)考研政治之馬哲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 1.實踐是人改造物質世界的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
31
2013.05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