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相較于其他兩門公共課來說簡單一些,但是簡單并不代表容易,要想在政治上取得高分還是建議大家早點開始復習。考研頻道整理了考研政治中的馬哲難點,供考生參考。
實踐的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具有辯證性。
(1)主體改造客體;(2)改造客體的主體由此得以優化,而優化了的主體能夠更好地改造客體。
實踐的特性:(1)能動性;(2)社會歷史性;(3)直接現實性(把正確的認識變成直接的現實)。
世界統一于物質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也是徹底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辯證唯物主義還認為,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運動和發展的充滿聯系的統一。在這種統一中,事物自己發展自己,事物的產生、存在和發展,只能用物質自身加以說明。
所謂從實際出發,是指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在改造世界中堅持實事求是。
所謂實事求是,是指找出事物發展規律,按規律辦事。
意識如何產生:無機物→低等生命的刺激感應性→動物的感覺和心理→人類的意識
勞動在意識產生過程中起決定作用,勞動創造了語言,勞動和語言一起豐富了人的意識。
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和人們進行思想交流的媒介。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還出現了人工語言。人工語言并沒有改變語言的本質與作用,它仍是意識的物質外殼。
從生理基礎上說: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⑴在認識世界過程中,意識不僅可以反映事物的現象,也可用抽象思維反映本質和規律;
⑵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意識具有指導性;
⑶意識能反作用于主體,影響人的生理過程。
唯心主義夸大了意識的能動性;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則否認意識的能動性,把意識看成是消極和被動的;庸俗唯物主義表面上唯物,它把意識也說成了物質,認為意識是大腦的分泌物(那么照這么說大思想家就是大分泌物),它取消了物質和意識的對立。
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原因:
(1)在認識世界時,由于規律隱藏在事物的內部,我們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透過現象認識、把握事物的規律。
(2)在改造世界時,我們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實踐目的的需要改變規律賴以起作用的條件,從而限制和防止規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現象和本質存在著對立,這使科學研究成為必要;現象和本質存在著統一,這使科學研究成為可能。
假象對研究本質也有作用,但前提是知道它是假象,不能誤以為真相。
假象也反映本質,假象不等于幻覺,不等于錯誤。
錯誤是人歪曲客體,主觀歪曲客體;假象(客觀范疇)是事物自己歪曲自己。
相關推薦: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4
2017.01
考研政治相較于其他兩門公共課來說簡單一些,但是簡單并不代表容易,要想在政治上取得高分還是建議大家......
10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點匯總......
10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點:第八章......
10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點:第七章......
10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點:第五章......
10
2017.01
2018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點: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