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啟航最后押題講座by陳先奎2003-12-29

來源:中國招生考試在線論壇 時間:2003-12-30 22:49:10
毛概部分 1、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社會歷史條件; 結合“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說明一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社會歷史條件:a、首先肯定十月革命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影響(外部) b、內部條件: 經濟基礎------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發展 階級基礎------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有了一定的發展 思想文化條件------“五·四”運動 2)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理論內涵: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民族文化優秀成果的結合; 它體現了共產黨實踐經驗的總結 3)毛澤東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戰時期達到成熟的主客觀條件和重要意義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飛躍”“三大理論成果”對我們提供的重要啟示 ○1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雖然形成于不同的歷史時期,但是“四個完全一樣”、“四個堅持”、“四個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2 江澤民: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要以改革開放,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一個中心、三個著眼于” ○3 胡錦濤:a堅持和創新的關系;b人民群眾的實踐是理論創新的源泉,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動力和源泉,離開了人民群眾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2、 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的作風建設理論和胡錦濤重新強調“兩個務必”的現實指導意義 “三大作風”是民主革命時期的作風建設理論 “兩個務必”是毛澤東在建國前后對執政黨黨風提出的要求,其實質就是強調共產黨在取得勝利的時候不應該驕傲,以該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斗。 我們現在的改革開放也取得了偉大的成績,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老百姓處在貧困之中,我們進入了市場經濟,共產黨黨員如何拒腐蝕仍然是嚴峻的挑戰,我們仍然需要強調艱苦奮斗,這樣才能繼續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的任務,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防止演變。 3、毛澤東的國家政權理論 1)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無產階級如何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建國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人大), 三權分立制度不適合我國國情, 人大制度優點:直接體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從根本上體現人民大家做主的權利; 體現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 可以集中全國力量辦大事。 4、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關系 1)“中國的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民主主義革命”:指導思想;領導力量;動力;對象;任務;前途。 2) 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性質問題上,黨內的兩種錯誤觀點:兩次革命論;一次革命論。 內容,錯在何處,性質,實質和危害。 3) 新民主主義革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反官僚資本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還是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官僚資本主義的性質和作用:是買辦資本主義和蔣介石國家政權的結合,既是工人農民的敵人,有是對民主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 4) 沒收官僚資本的兩重性 5) 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正確對待資本主義的理論和政策 6)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特征,歷史地位(中介,橋梁,過渡性質),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必然性 5、怎樣正確評價1957年以后毛澤東的理論探索 1) 毛澤東1957年前后首次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第一次結合是民主革命),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 2) 探索出現兩種情況:一方面是基本正確的(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論十二大關系。。),成為鄧小平理論的直接來源,成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的錯誤和失誤為以后的探索提供了教訓、借鑒,具有特有的歷史價值。 毛澤東的工業化道路和新興工業化道路的比較:(30題) 兩個工業化道路的比較; 毛澤東工業化道路的提出:1、共產黨誕生那一天起就把工業化作為振興中華民主的理想 2、抗戰時期毛澤東提出沒有工業化就很難打敗日本帝國主義 3、過渡時期總路線把工業化作為主要內容(“一化三改”) 4、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重工業優先的方針 5、毛澤東1956年《論十大關系》中提出正確探討中國工業化中的幾個主要關系:農、輕、重;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等 6、毛澤東1957年《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正式提出中國工業化的概念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 政治經濟學部分 1、 社會制度性質和經濟體制(3-8分) 1) 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辨析、選擇)(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不同經濟制度的國家可以實行相同的經濟體制,相同的經濟制度的國家可以實行不同的經濟體制;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不是就是社會主義公有制) 2) 剩余產品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辨析、選擇) 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的結合,包括兩方面的含義(辨) 4)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否就是搞私有化 2、 股份制(6分以上): 股份制性質:資本的組織形式(辨析:姓公姓私;材料:股份比例,控股權); 三點優越性; 3、 勞動價值論和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1) 按勞分配的理論基礎(是不是勞動價值論); 所有制方式決定分配方式,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分配制度。 2)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是否說明生產要素都(都不、共同)創造價值。都是錯的。 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勞動力要素 3)“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經濟學的四大依據: I、 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依據、客觀依據、主要措施、重要意義(選擇) II、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依據 III、 會保障制度確立的依據 1、社會保障制度的概念(通過社會求助、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社會優撫等方式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社會安全制度); 2、社會保障制度內容上包括哪幾部分; 3、社會保障制度的功能、作用(穩定作用3條); 4、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遵循的原則 與鄧三結合: 1、 結合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說明如何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增加說明:一方面社會保障制度本質上就是一種社會安全制度、社會穩定制度、社會穩定的緩沖器; 另一方面黨中央高度關注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用心何在、目的何在)著眼于維護社會公平,維護比較廣大人民的基本利益,特別是維護困難群眾的基本利益,這就是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比較廣大人民的基本利益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 2、 結合社會保障制度說明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在群眾利益。 IV、 對外開放的客觀依據和主要關系 (特別是對外開放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 1、唯物史觀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唯物史觀的創造運用和發展 2)科學技術 (30題科教興國戰略4點重要性) 作用(兩種觀點:悲觀、樂觀都不正確),社會制度的決定性, “中國在人航天圓滿成功后,國際上有人提出中國威脅論。。。”我們是社會主義優勢和科學技術優勢結合,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中國在人航天是和平運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所以中國載人航天的成功是和平力量的發展,是造福于人類的偉大進步,而不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2、 唯物辯證法 與世經結合點: a 區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進的對立統一關系 b 用哲學觀點來分析“和平和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矛盾不平衡性原理) c 中、俄改革的比較:社會主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辯證法) 與中國現實結合點: a 用辯證否定觀分析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 b 用質量互變規律分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 綜合題: 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新型發展觀(25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和教訓): “兩點論和重點論”:既要看到偉大成就又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在看到兩個方面的同時要充分肯定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1〉新型發展觀首先強調以人為本,這是典型的唯物史觀, 2〉新型發展觀是全面的協調的,是典型的辯證發展觀(3個特征:全面的、連續的、內因的) 3〉人和自然和諧發展,正確的認識到人口資源、地理環境和生態在社 會發展中的作用,正確的看待人和自然的關系。 人的全面發展 3、 認識論 實踐觀: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說明:馬克思主義時俱進的理論本質是創新 1) 實踐性特征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根本原因 2) 認識和實踐是具體、歷史的統一,是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 3) 胡錦濤“人民群眾的實踐實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動力和源泉,離開了人民群眾的實踐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就成了無源之水,就不能對群眾產生感召力,就不能對實踐發揮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斷代表和實現比較廣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的利益、愿望和需要是隨著社會發展變化不斷地提高的,所以馬克思主義更需要與時俱進。 辨析題 1、 必然性和偶然性 2、 真理和價值的關系:真理客觀性,價值主觀性 3、 社會規律的客觀性和主體選擇性 4、 主體和客體、主觀和客觀的關系 5、 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6、 財富占有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世界政治與經濟部分 1、 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2、 區域經濟集團化 (與6交叉,中國參加的地區經濟合作:東盟、上海合作組織(2003年簽訂《上海合作組織長期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表明上海合作組織進入地區經濟合作的新階段)) 3、 國際反恐 A補充美國霸權主義新表現(30題) “9.11”國際反恐對美國霸權主義的影響 1)“9.11”事件暴露了美國單極霸權的薄弱環節,使美國不得不尋找其他大國(巴基斯坦、印尼)的幫助和支持,需要聯合國的幫助,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使美國的單極霸權和單邊外交一度有所收斂,受到了新的制約。 2)美國把國際反恐和稱霸全球的戰略相結合,借國際反恐之機迅速完成了稱霸全球的戰略部署,對國際新秩序和世界多極化,對其他世界大國又構成了新的挑戰和壓力。 3)在國際反恐中,美國大搞以美國劃線(要么站在美國一邊,要么就是美國的敵人),用美國的面貌改變世界,借口反恐任意干涉別國內政,任意打擊別的主權國家,使美國的單極霸權更具進攻性、侵略性和危險性。 B 中國政府反恐的四項主張 C “9.11”國際反恐的意義:使世界主要大國突破了過去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線的冷戰格局,和冷戰思維,形成了以大國的國家利益為原則,以重大的國際問題為焦點進行分劃組合的新格局,形成種種暫時的國際聯盟和暫時伙伴關系。 4、 中美關系和中美關系中的臺灣問題 5、 中日關系和日本的大國戰略(中日關系中的歷史問題) 6、 中國的周邊國家外交 中國和東盟 轉變的內容、原因和意義 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意義、原則、發展方向 中國的新型安全觀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部分 分析題(11-13分) 1、 發展是第一要務 注意怎樣貫徹和幾個主要關系; 注意怎樣貫徹問題在思想上做到“三個解放”,在實踐上應該結合新型發展觀 2、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四句話:一、發展;二、穩定;三、改革;四、關系) 正確處理三者關系是黨中央二十五年來前后規定的四條經驗:1〉改革力度和發展速度 2〉在穩定中促進改革發展,改革發展保持穩定 3〉堅持用發展的辦法 4〉維護好、實現好作為重要結合點。 3、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在執政為民 4、 中國社會新階層 辨析題:1〉新階層的出現是好事還是壞事(與新經濟新體制、新經濟新生產力相聯系,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出現的客觀依據; 3〉為什么說新階層是; 選擇題:1〉哪六個新階層; 2〉出現的客觀依據 5、 工業化道路 分析題:1〉確立依據 2〉主要內容 3〉主要關系 4〉和毛澤東工業化道路的比較 選擇題:1〉新型工業化的主要內容 2〉新型工業化的確立依據 6、 兩個階級、兩個先鋒隊 毛澤東1935年瓦窯堡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單應該是中國農民的先鋒隊,還應該是全民族的先鋒隊。 7、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確立、科學內涵、重要內容(多選) 8、 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確立、主要內容、重要意義(選擇) 辨析題: 1、“三個代表”是辯證統一的整體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點馬列毛鄧都講過,有沒有創新和發展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 (多選:四個堅持、四個新) 4、 三權分立制度不適合我國國情,我國應該堅持人大制 5、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必然沖擊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6、 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共同發展必然要求指導思想多元化 鄧三概論的七大依據:(6-8分) 1、 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確立依據 2、 中國社會新界層出現的客觀依據 3、 新興工業化道路的確立依據 4、 農業問題之所以重要的客觀依據 5、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依據 6、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性的客觀依據 7、 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確立依據 相互關系: 1、 三個代表自身的相互關系 2、 三個代表和鄧小平理論的相互關系 3、 改革開放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相互關系 4、 改革發展穩定的相互關系 5、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相互關系 6、 速度、效益、質量、結構的相互關系 7、 兩個先鋒隊、兩個基礎的相互關系 形勢與政策 401 402 404 406 407 409 410 411 412 413 416---419 420 421 423---427 429 430 433 434 437 438 444 446 447 448 450 451 454---460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国产在线精品专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午夜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另类激情 | 婷婷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