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2004年MBA政治輔導材料(11)
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具備那些條件?
答:首先,我國有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經濟有廣闊的增長空間。其次,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是社會生產力獲得進一步解放,為經濟快速增長提供了體制保證。再次,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第四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
六、建立健全的宏觀經濟體系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務?
答:社會主義市廛經濟必須有健全的宏觀調空體系,這即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和現代市場經濟的特征,又是彌補市場調節缺陷的需要。宏觀調空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的基本平衡,即社會總共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即產業結構、地區結構、生產力布局的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和內容?
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們黨運用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國 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根本上體現了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一切權利屬于人民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我國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結構和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人民可以統一行使自己的國家權利。掌握立法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居比較高地位。
八、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相互關系?
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是相輔相成和相互促進的。物質文明建設是基礎,對精神文明建設起著比較終的決定作用。。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提高,可以增強人們從事物質生產的能力,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形成更加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沒有經濟的發展,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就失去了物質基礎;沒有社會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進步,物質文明也就失去了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因此,兩個文明必須一起抓,兩手都要硬。
九、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
答: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治法屬于政治建設、屬于政治文明,德治屬于思想建設、屬于文明建設。二者范疇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始終注意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建設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需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建設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需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建設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需要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提出以德治國的思想,決不意味著用以德治國取代依法治國,更不是意味著回到傳統的德治模式中去,而是更好的把德治與依法結合起來,一起發揮功能,治理好國家。
十、“一國兩制”的科學內涵
答:“一國兩制”構想具有科學的涵義和豐富的內容。概括的說在一個國家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他們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其基本內容包括:首先,堅持“一個中國”。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其次,堅持兩種制度,即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作為國家主題的大陸地區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第三,保證臺灣、香港、澳門的高度自治和繁榮穩定的局面。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