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專題概述
2006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辟概括,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導方針。
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已經列入2007年考研政治大綱。因此,這一專題既是重要的形勢與政策內容,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理論問題。
要點闡釋
1.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相關鏈接】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民盟、民進聯組委員時說,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考點拓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著眼于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質。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要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要牢牢把握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二是要培養大批優秀人才。要全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要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的環境,建立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體制機制,形成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社會氛圍,開創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人才輩出的局面。三是要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
2.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涵蓋了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具體化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當今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體現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有機統一,對于進一步匡正社會風氣、提高文明程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對于教育廣大干部、黨員以及組工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考點拓展】2006年3月19日,中央組織部通知指出,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戰略高度,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加強黨員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和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基礎性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3.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辟概括,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導方針。
【相關鏈接】2006年7月7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強調:建立健全教育機制,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考點拓展】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要樹立和實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領導干部來說,還必須樹立和實踐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把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情況作為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內容,貫穿于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個別談話和綜合評價等各個環節。建立健全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把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情況作為黨員干部述職述廉的一項重要內容,讓群眾了解黨員干部的表現,讓黨員干部接受群眾的監督。建立健全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把是否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評價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考察了解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場、政治紀律以及貫徹執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情況,考察了解干部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情況,考察了解干部勤政廉政、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求真務實方面的情況。
相關時政
1.2006年3月17日至21日,吳官正在吉林考察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意識,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解讀】領導干部要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方面當模范、做表率。要加強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做一個心地清凈、品行端正的人。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政績觀,慎用權力,用好權力,絕不能用人民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要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進一步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
2.2006年3月18日至21日,賀國強在江西調研時強調,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針對查找出來的問題,突出重點,著眼長遠,切實做好整改工作,確保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解讀】要深刻認識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共產黨員良好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是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必然要求,切實把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作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引導廣大黨員充分認識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和精神境界,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3.2006年5月16日,李長春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把深入持久地學習宣傳貫徹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強有力思想武器和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聯系實際上下功夫,在弘揚正氣上下功夫。
【解讀】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觀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有機地統一起來。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是關鍵,聯系實際是途徑,弘揚正氣是落腳點。要以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主題,以促進社會風氣不斷改善為目標,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與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起來,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與學習先進典型結合起來。
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相關政治理論知識
1.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
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而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夠得以貫徹,也要依賴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所產生的堅實物質資料,沒有充足的物質力量,社會主義榮辱觀只能是紙上談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講道德的經濟,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應該做到誠實守信。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遵守信用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市場體制應該是守信用的機制。沒有誠實守信的環境,市場機制就很難真正發揮作用。在完善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在全社會倡導“誠實守信”的風氣,要做誠實守信的正派人。
2.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榮辱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將社會主義榮辱觀根植于全體人民的心中,從而實現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3.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社會主義榮辱觀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一個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目的實際上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在新時期黨的建設領域的實踐,只有讓黨員知榮辱,才能使全體黨員更加明確自身的任務和責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黨員領導干部要做表率。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要強調內因的根本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又要強調外因的促進作用,建立健全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長效機制。
4.依法治國、以德治國與社會主義榮辱觀
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法制建設相結合,實際上就是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方略的有機結合。一個社會要和諧發展,既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來規范,也需要借助道德力量來引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法制建設是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兩種基本手段。為了更好地在全社會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應通過法制建設,依法加強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管理,使人們的各種行為有法可依。同時,通過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努力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使人們懂得依法辦事、以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依法同各種違法行為作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