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提示:本章講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著重掌握實事求是的內容和意義、解放思想的內容、與時俱進的含義和具體體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關系等。
第一節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正確的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有一個過程。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在1929年6月寫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線"這一概念。1930年5月,毛澤東針對當時黨和紅軍內部普遍存在的教條主義傾向,撰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指出,本本主義"是完全錯誤的,完全不是共產黨人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初步界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含義。1937年,他撰寫的《實踐論》、《矛盾論》對黨的思想路線做了系統的哲學論證。1938年,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問題,1939年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提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個完整的概念,標志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已經形成。1941年5月,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對"實事求是"這個概念作了馬克思主義的界定,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求'就是我們去研究。"經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全黨得到了確立。
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鄧小平在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的斗爭中重新確立了黨的思想路線。正是在鄧小平等領導同志的領導和支持下,1978年關于實踐是檢驗標準的大討論成了全黨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比較終在全黨重新確立起來。我們黨在歷史上的一些時期曾經犯過錯誤,甚至遇到嚴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當時的指導思想脫離了中國的實際。我們黨能夠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戰勝挫折,繼續勝利前進,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復和堅持貫徹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1978年12月,鄧小平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意義。以這一講話精神為指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1992年,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是黨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進入21世紀,江澤民對新形勢下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比較重要的理論品質是與時俱進。2004年1月,胡錦濤在一次講話中強調,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11.04
三、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意義 1.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
18
2011.04
二、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1.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
18
2011.04
第五節 科學發展觀 一、科學發展觀的形成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
18
2011.04
浙江中醫藥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復試信息已經公布,預知詳情,請點擊鏈接查看。 點擊查看:浙江......
18
2011.04
華僑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復試信息已經公布,預知詳情,請點擊鏈接查看。 點擊查看:華僑大學關......
18
2011.04
集美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復試信息已經公布,預知詳情,請點擊鏈接查看。 點擊查看:2011年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