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08考研政治《馬哲》考前回顧大綱解析精選習題第七章

來源: 時間:2008-04-10 14:07:14

復習提示

一、重點難點提示

  本章在以往考試中不是考察的重點,但聯系現實較多,考生必須謹慎對待。

  重點:人的本質含義;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本質含義;社會形態及其更替是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決定性和主體選擇性的關系;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難點: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辯證關系;人的自由與必然的關系。這需要辯證的去看待。

二、歷年考點分析

  主要知識點集中在關于人的本質問題以及社會道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同時人的問題又集中在人的價值的實現問題上面。

  在近幾年的考研試卷中,考查本章知識的各種題型主要集中在:人的本質(2001年文科不定項選擇題18題);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發展(2002年文科單項選擇題第三題、2002年文科不定項選擇題第17題、2002年理科不定項選擇題第18題);物質的基礎性作用、人的自然屬性是人的前提屬性(2006年單選題第4題);人的價值的實現(2006年多選題第20題);人的發展的基本歷史形態(2007年單選題第3題);以人為本(2007年多選題第20題)等。可以看出,本章考查的知識點,也主要集中在人的本質、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以及社會形態上。

三、命題趨勢預測

  社會發展過程中主體選擇性;人的價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些都是與現實緊密聯系的重要考察點,考生平時要多與現實聯系,深入掌握與領會。

四、大綱解讀

  本章沒有新增知識點,也沒有新修訂的內容。

精選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在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認為()
A.前者是個人的理想,后者是社會的目標
B.前者體現了個人價值,后者體現了人的社會價值
C.兩者是彼此獨立的歷史發展過程
D.兩者互為前提和基礎

2.馬克思主義揭示人的本質的出發點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類的共同利益 .人的自然屬性  D.人的社會關系

3.“人性自私”觀點的錯誤在于()
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
B.違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把人的自然屬性當作人的根本屬性
D.違背“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科學論斷

4.作為社會歷史觀的自由王國()
A.是指人們可以創造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那樣一種社會狀態
B.是指人們可以改變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那樣一種社會狀態
C.是指人們獲得絕對自由那樣一種社會形態
D.是指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從而也成為自然的主人,成為自己本身的這樣一種社會形態

5.“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英雄人物的個別舉動可以改變歷史發展的方向,這種觀點是()
A.重視必然性作用的歷史唯物主義  B.否認歷史偶然性的機械決定論
C.否認歷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論  D.認為偶然性被必然性所決定

6.歷史進步的曲折性和反復性的根本原因是()
A.社會的發展具有與自然界發展的不同特點
B.舊的社會勢力和反動階級對立是進步頑強而持久的反抗
C.人類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災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觀念作祟

7.“支配物理世界之運動的必然性,也支配著精神世界的運動,因而在這個世界中,一切都服從于注定的命運”。這種觀點()
A.對必然性作用的科學揭示  B.會導致“宿命論”
C.會導致唯意志論  D.揭示了必然性的本質

8.十六大報告中指出:“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當作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落后的標準,而主要應該看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看他們的財產是怎么得來的以及財產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們以自己的勞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作的貢獻。”這表明()
A.財產多少與人生價值的實現無關  B.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C.事物的現象和本質是一致的  D.做工作要堅持適度原則

9.為使見義勇為的精神發揚光大,近年來各地依法設立“見義勇為”基金,授予他們榮譽稱號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這體現了()
A.英雄的精神是無價的,行為是有價的  B.貢獻與索取完全等價
C.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D.個人對社會的精神貢獻應該轉化為物質貢獻

10.從個人和社會統一的觀點出發,人的自我價值在于通過自己的活動()
A.滿足個人對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需要  B.實現不受社會制約的自由選擇
C.擺脫社會的限制使人自身成為目的地  D.滿足社會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11.“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是越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這句話指的是()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斷,就越是自由的判斷
B.沒有超時間、超歷史的絕對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據
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12.薩特認為人的本質只有與他人和社會隔離開來才能顯示。這種觀點是()
A.抽象的人性論  B.形而上學的機械論
C.夸大主觀意識的唯心論  D.相對主義的詭辯論

13.歷史人物分為杰出人物和反動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A.無產階級的偉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歷史上被剝削階級的革命領袖
C.上升時期的剝削階級的先進代表  D.對歷史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偉大人物

二、多項選擇題

1.在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在歷史的作用問題上,歷史唯物主義認為()
A.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是等同的
B.人民群眾可以改變歷史規定,杰出人物則不能
C.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主要決定力量,杰出人物可以對歷史的發展起加速或延緩作用
D.人民群眾需要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來自群眾

2.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與無產階級政黨的關系()
A.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觀點
B.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正確領導的基礎
C.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保證
D.實行群眾路線是尾巴主義的領導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
A.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B.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C.深化了對于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D.深化了對共產主義的認識

4.承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主體選擇性說明()
A.社會發展過程沒有決定性
B.人們可以自由選擇社會形態,可以改變人類歷史的總體進程
C.雖然社會形態及其演化構成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和階段,但是社會發展不是嚴格按照五種社會形態的序列演進的。
D.當一個民族或國家處于歷史轉折點時,社會發展往往顯示多種可能的途徑

5.自由王國作為歷史觀的范疇指的是()
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們完全認識了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律而獲得了自由
C.指共產主義社會這樣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
D.指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

6.社會發展往往面臨多種可選擇的道路,其中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是()
A.多數人選擇的道路  B.勢力強大的人選擇的道路
C.先進階級選擇的道路  D.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道路

7.下列屬于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是()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C.生產關系適合于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D.上層建筑符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8.與自然規律相比,社會規律的特點是()
A.從形成機制看,社會規律形成于實踐活動中
B.從作用的條件看,社會規律要借助于人的能動實踐
C.從表現形式上,社會規律呈現為統計學規律
D.社會規律隨著社會階段的發展不斷變化

9.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這是因為 ()
A.個人對社會作貢獻,能夠得到社會的贊揚和好評
B.個人為社會作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客觀需要
C.個人為社會做貢獻,是為了從社會獲得更大的回報
D.個人為社會做貢獻,是實現自我的基礎

10.資產階級人性論的錯誤在于()
A. 離開社會關系來談論人的本質  B. 認為沒有共同的人性
C. 認為人性是可變的  D. 認為有永恒不變的人性

11.下列觀點違背社會歷史發展總趨勢的有()
A.“天不變,道亦不變”  B.“五德終始”
C.“一切都服從注定的命運”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12.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全面發展()
A.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  B.是一個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
C.是社會發展的目的  D.既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又是社會發展的原因

13.社會發展往往面臨多種可選擇的道路,其中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是()
A.多數人選擇的道路  B.勢力強大的人選擇的道路
C.先進階級選擇道路  D.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道路

14.從社會發展的主體選擇性的角度看,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會主義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歷史進程中沒有多種道路可供人們選擇
C.中國人民在國際交往中受到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啟示
D.中國共產黨對歷史必然性及本國國情的正確把握

三、分析題

1.試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資產階級抽象人性論的本質。

2.試述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實踐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3.2006年1月9-11日,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京舉行,胡錦濤發現重要講話并為國家比較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頒獎。葉篤正院士、吳孟超院士獲2005年度國家比較高科學技術獎。國家主席胡錦濤為他們頒發了獲獎證書,每人獲得500萬元的高額獎金。
  請從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談談上述事例對你有什么啟示。

4.根據如下論述回答題后問題:
  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中就指出,共產黨人的比較終目標是建立“每個人自由發展”的“聯合體”。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又指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比資本主義“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

  馬克思主義認為:全面發展的個人,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的產物;指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本質是在其勞動和社會交往中形成的,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
  分析共產主義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形態。

選自《考研政治同步訓練1600題》

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 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是統一的自然歷史過程,兩者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2.D 【解析】 人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其中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馬克思主義正是從該角度來認識人的本質的。

3.D 【解析】 人性如何要考慮自身的因素和后天的社會關系環境,人性先定論是完全唯心主義的。同時要加強對“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的理解。


4.D 【解析】 本題考察對自由王國的概念的理解。自由和必然是一對對立統一的概念,自由并不意味著完全擺脫必然的完全束縛,而是在認識必然的基礎上,掌握其規律性,自覺按照規律辦事,實現自身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

5.C 【解析】 社會發展有其自身的必然規律,我們必須首先承認歷史必然性,個別英雄人物的作用只能加速或減緩歷史發展進程,而不能改變歷史發展進程。

6.B 【解析】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方 向和趨勢是前進的或上升的,但其發展又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一個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出現這種曲折性和反復性的根本原因就是舊的社會勢力和反動階級不愿自動退出歷史的舞臺,他們要同進步勢力進行頑強而持久的反抗。ACD項也是其中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7.B 【解析】 根據自然和歷史唯物主義,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有其規律性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認歷史偶然性的作用。

8.B 【解析】 本題考察“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人既是價值的主體又是價值的客體,人有其自身價值,但人自身價值比較終必須通過對社會的貢獻實現。

9.C 【解析】 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身價值的統一,一個人對社會有所貢獻時他實現了其社會價值,社會有責任幫助其實現自身價值。

10.D 【解析】 人的價值是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人的價值的根本實現途徑是人的勞動,通過勞動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11.A 【解析】在自由和必然的關系上,必然是自由的根據,自由以必然為前提,是對必然的認識和世界的改造,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發展,必然不斷向自由轉化。依據自由與必然的這種辯證關系的理論,本題A為正確選項。其他選項并沒有本題的題意,故排除掉。

12.A 【解析】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具體的、實在的,只有在與他人組成的社會關系中才能體現人的本質,薩特認為人的存在即人的本質的觀點是抽象的,唯心主義的。

13.D 【解析】 本題考察對“歷史人物”概念的理解。歷史發展是有必然規律性的,所謂的偉大人物只是在認識規律的基礎上促進歷史發展,而不能改變歷史。

二、多項選擇題

1.CD 【解析】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參與者、創造者,人民群眾對歷史的貢獻是通過歷史合力表現出來的,偉大人物由于更為了解歷史發展規律,對歷史的影響也更為明顯,但必須通過人民群眾的支持。

2.AB 【解析】 無產階級政黨是人民群眾利益的根本代表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其根本觀點和路線,是正確開展工作的基礎。

3.AB 【解析】 社會主義社會是人類總的歷史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又是不同于以往社會形態的先進的社會發展形態,所以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經驗有利于進一步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共產主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終極目標,應具有完全的價值定義。

4.CD 【解析】A項明顯不正確,因為主體選擇性必須以社會發展的決定性為前提。選擇是在既定歷史條件下的選擇,是在客觀可能的時空條件下的選擇,它受社會規律的制約;人們不能選擇生產力,也不能任意選擇和變革生產關系;它不能改變人類歷史的總體進程,故排除B項。

5.CD 【解析】 自由王國的概念包括三大范疇:人自身的自由、人與自然關系的自由、人與社會關系的自由。三者是統一的,缺一不可的。共產主義社會就是這樣的一種社會狀態。

6.CD 【解析】人的歷史活動起始于主體選擇,社會發 展表明,在同一歷史時空內,往往并存多種可能,包括社會發展道路供人選擇。而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道路,一定是C項“先進階級選擇的道路”和D項“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道路”。故選CD。而A項“多數人選擇的道路”沒有指明選擇的是什么道路。B項“勢力強大的人選擇的道路”也是錯誤的,因為反動勢力在一定時期是強大的,但他們選擇的道路卻是反歷史潮流的。

7.ACD 【解析】 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易得出正確答案ACD,B是階級社會的特有規律,不能選。

8.ABCD 【解析】 社會規律有不同于自然規律的特殊性,這主要是由社會不同于自然的特殊性決定的。四個選項都正確反映了社會規律的特征。

9.BD 【解析】 主要考察人的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

10.AD 【解析】注意該題是說資產階級人性論的錯誤是什么,不是指資產階級人性論的觀點。資產階級人性論的主要錯誤是離開現實的社會關系,抽象地談論什么共同的人性、永恒的人性。人性即人的本質屬性,人的本質從現實性上講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AD兩項正是資產階級人性論的主要錯誤所在。

11.ABC 【解析】 社會發展規律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D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所以不選。

12.ABCD 【解析】 本題考察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關系是統一的,互為基礎和前提的,但人的發展應是比較終的價值訴求。

13.CD 【解析】 社會發展道路先進與否有兩個標準;階級標準和生產力標準。

14.ACD 【解析】 本題考察社會發展道路是客觀規律性和主體選擇性的辯證統一。

三、分析題

1. [參考答案]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它和資產階級人性論是根本對立的。人的本質首先是人和動物的區別問題。人有與動物相同的自然屬性,又有和動物不同的社會屬性。人的本質是社會屬性決定的。資產階級人性論往往把人的本質歸結為人的生物屬性,認為人是有生命的、要吃要喝的自然實體,這就不能與動物的本質區別開。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由全部社會關系決定的,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關系。特別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人的特殊本質。在階級社會里,人的本質屬性主要表現為階級性。資產階級人性論往往把人的本質屬性歸結為抽象的共性,宣揚超階級的“人性論”,以掩蓋階級
對立,欺騙廣大群眾。
(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具體的、歷史的,是隨著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的。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則宣揚永恒不變的人性,把人的本質設想為某種固定不變的東西。因此,資產階級宣揚抽象人性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思路點撥】 本題考察對資產階級抽象人性論本質的認識,并要求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來進行分析。所以,答題時首先要闡述清楚歷史唯物主義的相關原理,主要是對人的本質的認識原理。同時,又要針對資產階級抽象人性論把人的本質歸結為人的生物屬性、宣揚超階級的“人性論”以及認為人的本質是永恒不變等幾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2. [參考答案]
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目標,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人的全民發展。首先,要提高全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其次,創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政治條件;再次,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素質;比較后,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發展。

【思路點撥】 這是江澤民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包括: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目標;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標志。把握住這三點回答本題就不難了。


3. [參考答案]
(1)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價值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2)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奉獻。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要求。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一個人只有為社會做貢獻,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才能真正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先進人物的主要特色。
(3)黨和國家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國家獎勵有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體現了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這會激起個人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思路點撥】 該題主要考察人的價值二重性的關系。首先回答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其次應該指出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對自身價值的追求應以社會價值的實現為追求的目標;然后指出實現了社會價值,政府和國家自然會對其承認并幫助其實現自身價值,從而達到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4.[參考答案]
(1)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由對物的依賴關系變為自由人的聯合體,這是由對自由時間和勞動時間對立的揚棄而實現的。到了共產主義,由于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實現了勞動的普遍化,勞動不再成為人謀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這樣就會有足夠的自由時間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2)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比較美好的社會。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然而共產主義又是人類歷史上比較艱巨的事業,我們應當樹立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為實現這一偉大事業而奮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為共產主義的實現打開了航向,但它不是共產主義的實現。
(3)當代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就是朝著這個偉大歷史目標的邁進。一切有志青年都應樹立共產主義理想,積極投身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和比較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4)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既是全面進步的社會主義,也是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目標。社會的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是一致的。當前,我們要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積極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思路點撥】這個命題是我們已經聽了不知多少遍的“老話”,但是要對其作充分的論證還是不太容易,這就要求考生在復習時,對“老生常談”的而又與所考知識點比較近的命題多留神,多做分析,正式考試遇到時就不會緊張了。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综合区第二页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麻豆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