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這是( )
A.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C.形而上學的觀點
D.唯物主義的觀點
……
1978年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作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重新確立了黨的:
A.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C.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線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
……
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
A.南北問題
B.維護世界和平問題
C.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問題
D.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問題
……
鄧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經濟建設這一手我們搞得相當不錯,形勢喜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成功。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這段話強調了:
A.精神文明建設的特殊性
B.腐敗問題的嚴重性
C.兩個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要性
……
1982年黨的十二大制定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
A.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C.通過多種渠道實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D.必須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活動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各方面先進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國基本國情的重要特點,它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具有的總的基本特征是:
A.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
B.由農業國逐步轉變為工業國的歷史階段
C.由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逐步變為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
D.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逐步轉變為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歷史階段
……
新時期的解放思想,關鍵就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的思想解放,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怎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B.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C.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D.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1.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重要歷史經驗,即能否從本國的實際出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進行理論創新,這構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產生的:()。
A.歷史依據
B.理論源泉
C.時代條件
D.現實依據
……
鄧小平指出:“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這段話表明鄧小平理論產生的:
A.時代背景是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
B.歷史依據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
C.現實依據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實踐
D.理論依據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
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構建“兩頭小,中間大”的合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其前提條件是()
A.理順收入分配關系
B.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
C.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
D.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宣布了俄方外交政策的原則。其內容主要包括()
A.尊重確定文明社會之間關系的國際法基本準則
B.俄羅斯認為世界應多極化,單極世界不可接受
C.俄羅斯不希望和任何國家對抗,俄羅斯外交政策優先方向是保護本國公民的生命和尊嚴
D.關注自身在友好地區的利益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B.社會各階層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和諧社會
C.大力樹立科學發展觀的觀念
D.努力打造節約型社會
……
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C.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D.盡快實現兩岸直航
……
200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2008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位是()
A.控制通貨緊縮
B.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
C.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D.減輕農民負擔
……
2008年7月9日,胡錦濤在經濟大國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領導人會議上指出,氣候變化問題從根本上應該在框架內綜合解決()。
A.可持續發展
B.互相協商、共同發展
C.聯合國
D.多邊
……
在《人民日報》“說句心里話”欄目,重慶市城鄉統籌綜合改革先行示范區的一位農民說出了這樣的心里話:
這些年,黨和政府在想辦法給農民更多實惠,直補種糧農民,免除了農業稅,讓我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些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醫患換位體驗”活動,讓醫生以患者的身份掛號、排隊、看病、拿藥……結果,醫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氣,一名全程體驗了“患者”的醫生感慨道:“醫生就像拿著個遙控器,把患者指揮得團團轉,當患者確實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