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高瘦瘦,滿臉書卷氣,談吐儒雅,如果沒看到他潰爛得發黑發腫的腿,你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是一個被病魔折磨了27年的人。
陳齊龍是溫州永嘉縣楓林鎮包岙村人,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浙江大學,目前正在等待研究生入學面試結果。昨天,記者電話聯系上了陳齊龍,他說:“讀書是我所有的精神寄托。”
出生起他就開始忍痛
4月7日下午,27歲的陳齊龍帶著簡單的行囊擠上了去北京的長途客車,20個小時的班車,他要忍住左腿先天性動靜脈畸形帶來的鉆心疼,為的只是省下幾十元的車費。
陳齊龍的母親告訴記者:“齊龍3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發病,這20多年來,他受盡了苦!
陳齊龍左腿的血管組織大面積壞死,經常出血潰瘍,每天靠大量抗生素維持治療,就算走路也只能跳著單腳走,病情重的時候,根本不能下地。
13歲時,陳齊龍做了第一次手術,花了7萬多元,之后他又接受了5次手術。家里債臺高筑,妹妹也因此輟學在家。
“那種難受無法用文字表達,只有把整個人繃緊了才舒服點,實在忍不住了就去掛瓶抗生素……”對自己的痛苦,陳齊龍說得很平淡。
2000年,他考進浙江大學動物科學院,今年1月,他又順利通過研究生筆試。
包岙村村長陳道壯告訴記者:“齊龍是我們村成績最好的孩子,他考上大學那天,全村的人都去道喜了!
陳道壯說,陳父今年70歲了,一家4口就靠一小塊地糊口,現在還有20多萬元的債,村里也想了很多辦法,但還沒有解決方法。
讀書是最大的精神寄托
陳齊龍告訴記者,前年大學畢業后,他就打算考研究生,但因為病情忽然發作,耽擱了!斑@次我沒考好,去年10月我才出院,復習了兩個月,每天都痛,”陳齊龍說,“醫院說病灶遍及左腿,沒有充分的把握截肢,所以對以后肯定有不小的影響。”
陳齊龍現在還在等待學校的面試結果。“希望比較大的是北方工業大學和河北經貿大學,老師說,他們很滿意我的成績,但對我的身體狀況卻有所顧慮。我去參加河北經貿大學的面試時,每走一步都鉆心地疼,但我不想放棄!
對于家中的情況,陳齊龍說:“雖然爸媽從來不在我面前提,但我知道他們很辛苦,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報,只有拼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