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完善浙江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議

來源: 時間:2007-10-25 15:51:13

浙江省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大省,目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浙江省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很多問題,其中,融資難是最突出的問題。信用擔保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對浙江省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浙江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自1998年開始建設,有企業法人、社團法人和事業法人三種形式。經營模式依據承擔風險和服務范圍不同分為開放型、半開放型和封閉型三種。其中,開放型不分區域,可為所有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半開放型是先為擔保機構的出資人或會員提供擔保,或為一些品質較好的其他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封閉型是只為擔保機構的出資人或會員提供擔保。但浙江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信用擔保的外部環境問題。(1)擔保業法律法規不健全。現行的《擔保法》側重于保護債權人利益,對專業信用擔保機構缺乏公平、對等的法律保護。雖然《中小企業促進法》已頒布,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辦法等配套措施至今仍未出臺,導致信用擔保機構的設立依據、地位、職能等缺乏法律支持,處于弱勢地位。浙江省也沒有出臺相關的地方法規。(2)銀行與擔保機構的合作不夠緊密。一些金融機構對信用擔保機構的擔保能力存有疑慮,與擔保機構的風險合作積極性不高,沒能真正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從世界各國情況來看,擔保機構一般都與銀行建立起風險共擔的機制,在擔保機構與銀行之間合理分配風險擔負比例。目前,浙江省大部分擔保機構承擔100%的擔保風險。其余的擔保機構,銀行一般也只承擔30%左右的風險。同時,在擔保服務中,擔保機構注重中小企業的發展預期,而銀行則注重貸款風險和企業存款量。這也制約了擔保業務的進一步拓展。(3)再擔保機構尚未建立,信用擔保機構風險無法分散。目前,浙江省已形成近百家信用擔保機構的規模,而且機構數量還有增加的趨勢。但該省還未建立省級再擔保機構,擔保機構風險分散的問題仍未解決。(4)社會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浙江省中小企業擔保機構沒有設立相關的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投資、貸款、業務咨詢等項服務,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的開展十分不利。(5)社會信用環境差,企業信用觀念淡薄。
2.信用擔保的內部機制問題。(1)擔保機構規模偏小,擔保能力有限,抗風險能力較弱。該省信用擔保機構的注冊資本普遍偏小,營運能力較弱。擔保機構規模過小,風險承受能力低,加之擔保機構的擔保收益非常有限,不足以完全解決代償。一旦發生一筆代償,就有可能吃掉幾筆業務的保費收入,導致信用擔保機構畏首畏尾,縮小了擔保貸款的放大作用;個別的則是擔保資金越賠越少,越擔保越擔心,直至喪失擔保能力。這不僅影響單個擔保機構的生存,而且極易引起整個擔保業的信用危機。(2)專業人員缺乏,擔保環境惡劣。信用擔保本身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涉及范圍廣、內容多,不僅需要具備金融、財務、法律、審計、評估等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預測、分析、談判、社交等綜合業務知識,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帶來嚴重后果。但目前,擔保機構的專業人員只有一至二人,且多為聘請的退休人員,無法滿足擔保機構發展的需要。(3)擔保機構的風險補償和控制機制尚未建立。一些市縣政府為了扶持中小企業擔保業的發展,對擔保機構發生的擔保風險給予了一定補償,但補償資金十分有限。由于擔保機構普遍沒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風險補償和控制機制,影響了擔保機構的健康發展。據統計,2002年底,有33家擔保機構累計發生代償163筆,代償總額達3265.63萬元,代償損失達1797.54萬元。到2003年6月底,有35家擔保機構累計發生代償148筆,代償總額上升到3680萬元,代償損失上升到1835萬元。

完善浙江省中小企業擔保體系的建議

1.制定科學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總體戰略。該省應從整體上規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第一,應成立專門負責扶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行政管理部門,保證一系列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實。第二,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在負責制定中小企業中長期扶持政策的同時,還應負責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設計、論證和建設工作,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進行行業監管,制定業務標準、運行規則和績效補償工作。
2.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基本框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業務由擔保與再擔保兩部分構成,擔保以縣(市、區)、城市為基礎,再擔保以省為基礎。第一,完善縣(市、區)、城市信用擔保體系。目前,浙江省仍有19個縣(市、區)持觀望態度,沒有設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一個城市只設立一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同時支持按產業或同業公會設立多種形式的、縣區范圍內的中小企業互助擔保機構。選擇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金融機構作為協作銀行;貸款風險由銀行和擔保機構共同承擔,擔保放大倍數由擔保機構與協作銀行商定并報同級經貿委和人民銀行批準。第二,加快建立省級再擔保體系。要盡快建立省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通過再擔保等方式對縣(市、區)、城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以及互助擔保機構、商業擔保機構進行擔保風險分擔,同時對全省范圍內的擔保機構實施業務監督。省級再擔保機構的再擔保資金來源主要由省級財政出資和各地(市)擔保機構的入保資金或各地(市)政府按比例投入的財政資金組成,主要任務是解決省內各地(市)擔保機構的再擔保問題。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之間應按照擔保機構承擔主要風險、再擔保機構承擔部分風險的原則,約定風險承擔比例。
3.確定適當的擔保比例和擔保規模。擔保機構應選擇參與積極性高、資信度好的商業銀行作為開辦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的協作銀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要與協作銀行明確保證責任形式、擔保范圍、責任分擔比例、資信評估、違約責任、代償條件等內容。盡量避免全額擔保,應建立擔保機構、銀行和企業共擔風險的機制,以使擔保機構與協作銀行共同承擔對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的風險,防止協作銀行的道德風險。擔保機構應定期審查銀行的擔保貸款業績,同時通過提供適量抵押等方法增強中小企業的風險責任,以此降低風險和減少損失。對目前協作銀行不愿承擔任何風險的做法,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引導協作銀行在風險分擔和業務開展上積極與信用擔保機構合作。
4.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第一,建立健全擔保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如審、保、償分離制度,擔保限額審批制度等,為風險的防范提供制度保證;信

用擔保機構應建立準備金制度,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損失;對貸款額較大或時間較長的被擔保企業,要求提供反擔保措施。第二,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監管機制。應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監管機構,構建省級和地方相互配合、以地方為主的縱向監管體系;應培育獨立、權威的中小企業資信評級機構,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對企業和擔保機構進行信用等級評定;應建立中小企業財務報告公開制度,強化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職能,提高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第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業信用征集和評價為中心的信用擔保征信制度。信用征集和評價是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良性運營的重要保證。目前,該省征信體系的建設剛剛起步,大量有用信息分散在諸如工商、銀行、稅務、海關、公安等部門,信息不能流動、共享、公開查詢,大量信息資源被閑置和浪費。政府應發揮積極作用,協調有關部門開放數據,全面推動征信體系建設。
5.拓寬資金來源與融資渠道。政府的財政資金是中小企業擔保機構資金的主要來源。現階段,政府應對信用擔保機構進行有力的資金支持,通過在財政預算中定期投入、定期撥付,解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的啟動資金和補償資金。同時,建立定期的補償基金制度和給予擔保機構稅收方面的優惠和減免,補充擔保基金的資金來源。此外,應鼓勵吸收社會捐助資金。對商業性擔保機構和企業互助擔保基金應給予稅收減免優惠,鼓勵其進行資本金內部補償。商業性擔保機構的外部補償主要是通過私募和上市募集資金,應給予相應的政策鼓勵其融資。應組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基金,用以彌補信用擔保機構的擔保損失。還應鼓勵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吸引上市公司投資。
6.建立地方法規。針對我國目前存在的信用擔保業法律建設滯后的問題,建議該省相關部門率先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業務范圍與種類、從業人員資格、財務及內部控制、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等問題進行研究,盡快出臺浙江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的地方法規。
7.提高人員素質。由于擔保行業本身具有特殊性,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加上擔保機構由于投資主體不同,體制形式各異,造成人員來源渠道多,素質參差不齊,對擔保業務的適應性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政府主管部門、擔保機構都要加強專業人員的培養與培訓工作,實施靈活高效的育人、選人、用人機制,盡快建設一支具有較強專業素質的人才隊伍,為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8.盡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應建立社會化、專業化、網絡化的技術支持體系、信息咨詢體系、人才開發體系等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咨詢、培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以提高中小企業償債能力,降低擔保代償風險。
9.組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協會。應組建省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同業公會,吸收城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互助擔保機構以及從事中小企業擔保業務的商業擔保機構成為會員,該公會應由省級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負責組建并承擔具體事務,接受同級政府行業協會主管部門和民政部門的監管。
責任編輯/叢容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 亚洲天堂在线五月天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