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全社會終端能耗折合成電力總計20000億度/年;
我國建筑總能耗占全社會終端能耗27.5%;
在發達城市,夏季空調、冬季采暖與供熱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筑物總能耗的40~50%;
我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相同氣候地區發達國家的2至3倍;
建筑用能污染嚴重。據測算,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值采暖期平均為非采暖期的6倍;
地表淺層能收集約47%的太陽能,比人類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還多……
一邊是令人心痛的能耗和污染,一邊是令人目眩的可再生清潔能源……

或許你不能想到,上述對于環境保護的描述性文字居然出自于某一中央空調的品牌發布會上。
5月18日,來自美國的沃富圣龍能源空調(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WFI)地水源中央空調品牌18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高調發布了一份《節能環保宣言》,矛頭直指國內現有中央空調產品不節能、不環保,溴化鋰吸收型產品首當其沖,成為攻擊焦點。隨后,WFI宣布強勢進入中國,并以中央空調節能環保第一品牌自居。
WFI一改外資品牌昔日在中國的穩健、低調的沉穩形象,甫一亮相就以“犯眾怒”方式炒作,以期達到吸引眼球和獲取市場關注的目的,在中央空調領域引發了很多的爭議,并引起了很多業內人士的不解。
在WFI總經理嵇成峰看來,WFI的這一雙刃劍策略實在是迫不得以,那么在這個事件的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
炒作正當時
嵇成峰認為,WFI此時高調宣傳與目前我們國家以及整個空調行業的現狀有很大關系。從國家層面上講,電力供應緊張、油價飛漲的背后,節能問題在我國正受到空前關注。中國能源狀況非常緊缺,能源消耗遠高于發達國家。政府對于節能、環保也保持著極高的重視程度,2006年,我國確定了5年內單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10%的目標,與此同時,國家也加大了對于太陽能等無污染的環保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和資金扶持力度。
從整個空調行業來看,通過前幾年對于健康環保的宣傳,2007年的中國空調業已經基本上過度成為環保年,各種各樣的環保、節能空調等成為市場的主角和廠家宣傳的重點,中央空調領域也是如此。
但是,在嵇看來,至少在中央空調行業,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環保。據嵇成峰介紹,在我國現有的中央空調領域中,以溴化鋰吸收型和變頻多聯機為主導。而據中國制冷學會專家介紹,傳統的溴化鋰、變頻多聯式中央空調由于自身技術與產品結構的約束,對于節能和環保功能的技術改進大多治標不治本,陷入了“節電不節能”的怪圈。
此時的中央空調市場急需一種“省電又節能”的技術來彌補環保市場的空缺,從這個角度而言,攜地水源熱泵技術而來的WFI可謂恰逢其時。
據WFI總經理嵇成峰介紹,WFI創立于1983年的美國,是一家專業的地水源空調生產研發制造企業,擁有世界領先的制冷、暖通、地能交換的技術力量,是美國地水源熱泵的行業標準制定者。正在積極推動中國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
WFI所攜帶的地水源熱泵屬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該技術利用了地球表面或淺層水源作為冷熱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空調系統。地球表面或淺層水源的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一般為10~25℃,冬季比環境空氣溫度高,夏季比環境空氣溫度低,是很好的熱泵熱源和空調冷源,能量利用效率要比空氣源熱泵高出40%以上。另外,地球表面或淺層水源溫度較恒定的特性,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也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
據嵇成峰介紹,地水源熱泵技術起源于上個世紀20年代的歐洲,由于其高度的節能、環保性能,在歐美國家發展迅速,一度占據了當地中央空調市場的35%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創立于1983年的WFI,這個總部位于印第安納州的多倫多上市品牌,近三十年來,一直以智慧能源的領導者自居,堅定地致力于地水源空調的專業技術研究、創新,占據了全美大型中央空調市場的47%的市場份額。
對于未來的前景,嵇成峰稱,由于看好中國的節能和環保市場, “WFI有望憑借地源熱泵這一主打產品,在三年內成為國內中央空調行業的新貴”。
尷尬搏位
雖然從技術上占優勢,但是從市場上來看,WFI及其所屬的地水源熱泵技術流派在國內中央空調市場的地位極其微弱。
在我國現有的中央空調領域中,以溴化鋰吸收型、冷熱水系統、變頻多聯機獲得三分天下,遠大、雙良、海爾、格力、美的等八大品牌,各自占據了穩定的市場份額,總量高達75%以上。而地水源熱泵中央空調市場份額不足7%。
雖然有輿論認為,在國家建設節能型社會的大背景下,地水源熱源產品擁有節能、環保等優勢受到青睞,成為不少大型商業廣場和重點體育工程的首選。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還專門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給予使用地水源熱泵中央空調的企業和項目進行資金獎勵和補貼,成為這一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最大推動力量。行業專家預測,今后三年,地水源熱泵產品有望取得5%的增長。
但地水源熱泵技術還將遭遇到來自于政策層面帶來的市場風險。中國建筑研究院專家徐偉指出,至今國家相關部門未對這一領域的企業資質發布相關標準、設置門檻,致使這一領域出現了魚龍混雜的局面。不僅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市場信譽度,還造成了資源浪費、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返工、失敗的例子不少。市場上的大品牌較少,主要為歐美等外資企業。
雖然貴為美國地水源熱泵技術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并在積極推進中國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但是在業內專家看來,作為一個剛落地不到兩年的外國品牌,在這樣一個既狹小且沒市場規則的地源熱泵領域,短期內,想實現份額的大幅攀升幾乎不大可能。
雖然中國市場上現有的各技術流派中央空調或多或少存在明顯弊端,無疑為地源地泵產品提供了增長空間,但嵇成峰也承認,品牌影響力和產品認知度是企業擴張的兩大難題。
嵇成峰發現,與在美國的強勢領導地位不同,WFI在中國的后來者這一身份,加之消費者對于地水源熱泵技術的不熟悉,如果WFI采取與總部一致的技術主導的低調策略的話,那么,WFI將很難脫穎而出。
基于此,嵇成峰認為,地水源熱泵技術目前在中國還處于教育普及狀態,要想讓地水源熱泵技術以及WFI在國內的中央空調群體中閃耀,就必須不拘一格、打破常規。于是,就有了前文所及的WFI高調地進行新技術的市場炒作,直接向市場和受眾展示地源熱泵技術優點并公開對國內主流技術流派和主流品牌叫板的企業行為。
記者發現,事實上多年來,我國中央空調市場發展,也是一直秉承技術主導型的競爭思路。許多新技術和產品都是通過多年的推廣后,才取得了穩定業績。此次,WFI的反常之舉不僅給我國中央空調市場帶來了較大沖擊,也使得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的WFI成為輿論焦點,倍受爭議和指責。遠大、雙良等競爭對手高層更直言不諱指出:WFI此舉的本質就是炒作,為了贏得市場眼球和關注,提升品牌和產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不合行規。
對此,家電營銷專家沈聞澗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由于我國中央空調市場格局日趨穩定,作為一種新產品進入市場,從發展到普及需要經歷很長時間。WFI作為一家洋品牌要想在中國立足,只能以差異化博出位。
WFI設想能夠實現嗎?還是讓市場來檢驗吧。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