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能不能不斷進步,進步的速度和質量最終會決定競爭中的勝負,進步的能力比起點重要
最近看了一些企業,當然各有長短。可如果一定要給他們分類,我覺得不應該把他們分成大企業、小企業,盈利企業或虧損企業,給企業最深刻的分類應該是兩類,一類是進步型的企業,一類是不進步型的企業。我們常常羨慕百年老店,可百年老店的核心不是老,而是不斷進步。百年老店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能因應環境的變化不斷進化和蛻變,所以好的百年老店到今天也讓人感到是生機勃勃、年輕而富有朝氣的企業。像我們經常看到的動物園的猴子,它在被人戲弄時表現出的聰明和機靈讓人覺得它與人很相似,可能人類的祖先猿人在多少萬年前還沒有猴子的智力,可猿人從爬行到直立,到使用工具,到穿上衣服,到創造語言文字走到今天,猿變成了人,可聰明的猴子依然是猴子,能不能進步看來是件很致命的事。是什么原因讓一種生靈在繁衍中只能原地劃圈,而另一種則不斷進步而達到了質的變化?是因為物種基因,還是群體組織,還是外部環境,還是其他什么?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能不能不斷進步,進步的速度和質量最終會決定競爭中的勝負,進步的能力比起點重要。最近看到一份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指數成份股的歷史資料,它顯示出的演變和進步很讓人回味。在1884年剛開始編制股票平均指數的時候,11家成份股的公司中竟然有9家是鐵路公司,讓我們看到鐵路公司很重要,也知道當時美國的股市是多么小兒科。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道瓊斯指數進步了,指數中逐步有了制糖、煙草、煤炭、棉花、橡膠、煤氣、造酒、郵政、鋼鐵、銅、電器、汽車、機車、電報、化工、零售、制藥、石油、無線電、飲料、食品、包裝制罐、飛機、金融、通訊、電腦、軟件等等公司。
我之所以把這些公司不厭其煩地依時間順序列出來,是想說明行業在經濟中地位的變遷和企業的進步,后來的公司逐步取代了前面的公司。當然后來又有了納斯達克,納斯達克100指數代表了新的生物工程、新材料,特別是因為互聯網而帶來的新經濟。納斯達克的交易股數早已超過了紐約交易所,美國經濟中催生進步的能力從這些指數成份股的公司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與此相對比的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金融時報指數,FTSE100,這幾乎是一個貴族公司的指數,權威性很強,但其成份股公司的變動要小得多,顯示歐洲,特別是英國在引領經濟的進步上已落后很多。
企業能持續進步需要的條件很多,它是要根植在企業組織中的。某一筆業務做得好,某一項投資成功,某一年業績好都不能說明企業是進步型的企業,企業業務的進步可能得益于整體經濟環境,或行業環境,或新技術,或新產品,或管理效率層面的改進,或戰略方向的創新,但這些因素都可能很快發生變化。進步型企業的核心是要有一個根植在組織深處的動力,一個開放、反思的組織學習系統,一個包容、理解、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開放的、探索的學習系統很重要,這讓我想起中醫和西醫的比較。中醫雖然大家都抱著很高的期望,可進步不快,因為系統有點像閉環的,有了問題,經常用祖傳、宮廷秘方來解決,往前研發的少。而西醫沒有那么多包袱,不斷在診斷、藥理、治療、藥品、儀器上去搞新的研發,所以不斷有新的進步。企業的發展可能也是同樣道理。
可惜沒有人像達爾文一樣寫一本企業界歷史的《物種起源》,但我相信物競天擇的進化也一定是它的規則,只是它的變量會更多,過程更復雜。昨天的猴子今天還是猴子,可昨天的猿人已變成現代人了,你的企業呢?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