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界幾大慈善組織的首次集體亮相,可以說是對2006年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覺醒的一次直觀展示
很多場合,吃飯不僅僅是形而下地攝取熱量,它往往被演繹出形而上的嚴肅和深沉。這次論壇的閉幕晚宴,名為TCL“企業•社會•責任”主題之夜,這個名字就完全超越了“進餐”的原始意義,和本屆年會的主題“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式商業倫理”相得益彰。
兩天來,這么多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和經濟學家齊聚一堂,如此焦點集中地討論社會責任、商業倫理這樣的話題,這種盛況在中國社會并不多見。
二十多年來,中國企業在自己的生存發展問題還沒解決好的時候,自發或半自發地承擔著企業的、社會的甚至政府要求的各種各樣的責任、善事,承受著各種道德上的要求。這個階層究竟應該以怎樣的心態、思維及實際行動面對“社會責任”這樣的責任,如何和諧地與社會融合?
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和智慧,兩天來的討論高潮迭起。一個普遍的共識是,中國的企業不但要壯大自己,而且要以本土社會和國際社會接受的方式,迅速壯大自己,然后履行自己能夠承擔的責任。在嚴肅和深刻的對話、討論之后,本次年會最后的樂章落在這場慈善主題的晚宴上。這是中國企業領袖年會自從2002年舉辦以來,第一次以“慈善”為主題的晚宴來作為她的謝幕禮。
四個慈善平臺
無論怎么看,最引人注目的都是李東生。全場只有他一個人穿了中式中山裝款式的禮服,而且他帶了精心打扮的太太到場,企業家中只有他作了主題演講,只有他收到了一份“解人之禮”——宮廷畫師郎世寧為乾隆作的一幅鷹,暗喻他今年著名的“鷹的重生”理論。
但是主角絕對不是他,是慈善。或者說,是中國目前四大和企業家有關的慈善機構和主題活動: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北京華夏慈善基金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和玄奘之路。
成立最早的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兩年半以來,這個在內蒙古沙漠治理環境的非政府組織遭遇了很多質疑。“有人說我們是一時沖動,有人說我們和環保毫不相干,還有人說我們長不了,絕對超不過兩年。”參與者之一的聯和運通公司董事長張樹新說。
今年,這個機構已經通過了美國大自然生態保護協會的專業評估。評估結果顯示,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目前已經渡過了生存期、風暴階段,進入規范階段。
在2005年阿拉善生態協會和美國大自然生態保護協會組織的論壇上,田溯寧曾說過,希望SEE作為中國第一批企業家建立的非政府組織,能夠成為“中國慈善公益NGO里的深圳”,起個帶頭作用。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則是一個剛剛起步的社會組織,主要參與公益活動和學術研究。
同盟秘書長是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去年他在德國講學的時候,見到了德國管理協會會長。“這位學者對于中國的經濟領域進行了很多批評,比如能源啊,勞工問題啊。當時挺受刺激,回來以后就和朋友聊,結果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這個機構。”
華夏慈善基金會則更加草根和親民,它的援助方向相對固定——河南艾滋兒童、北京聾兒、青島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對于這樣救助性的慈善捐助,最大的質疑曾經是“擔心慈善的出發點不能夠帶來慈善的結果”。會長王兵解釋說,對于中間環節,華夏完全采取閉環式的商業經驗進行操作,而且100%的捐款都用于捐助,至于基金會運作的資金,都是由企業家發起人、經營人另行籌集的。
至于玄奘之路,它有了一個天然的代言人:王石。《中國企業家》社長劉東華說,他就是如今中國企業界的“玄奘”。無論這個比喻是否恰當,中國企業界的慈善的確正在路上。
為堅持喝彩
在連續兩天,參加了8個論壇、2場主題演講之后,所有人都需要“放下”那些嚴謹的、知識分子式的無窮追問,享受一頓“家宴”。
最輕松的時刻在王石、張維迎和王小丫上臺的時候來臨。這時候大家已經半飽,肚子不那么空的時候,人的反應就比較敏捷。
剛剛在下午的頒獎禮上排名今年最具影響力企業領袖第一位的王石顯然比較興奮。他總結自己今年的心得是“堅持”,這是他在艱苦的玄奘之路活動中獲得的頓悟。
為了身體力行這一頓悟,王石表示自己2007年決定戒酒:“中國已經崛起,是世界大國了,所以我們的任務應該是如何節制自己。”
張維迎教授則以一位經濟學家的責任感對他的決定予以批駁:“這是不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如果酒廠的酒賣不出去,就有大批農民的糧食沒有銷路,就有大批工人要失業,會增加城市貧困人口,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王石的口才算不錯,奈何他的對手是大學教授張維迎——從這幾天的論壇表現來看,無論馬云、江南春、項兵還是周其仁,在演講臺上最能獲得劇場效果的嘉賓,幾乎都有過教書或學生會主席這樣的生涯。
另一個亮點是青島天泰集團董事長、中城聯盟輪值主席王若雄上臺進行的長笛表演——舒伯特小夜曲。這位剛剛度過自己銀婚紀念日的銀發“老人”(實際年齡才49歲)是位資深愛樂者,他的個人博客配樂就是古典音樂。當天中午他剛剛更新的博客名為“隨緣”,他表示自己的人生是“輕選擇,重堅持”,無論少年學音樂、青年婚姻大事還是中年下海,都沒經過“SWOT”分析、可行性報告和風險分析,但是一旦選擇,就要堅持到底。
盡管他們說的都和“堅持”這件事有關,但是一個調侃一個禪意,叫人如釋重負。這一年這么快就結束了。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