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發現“社會友好型”商業

來源: 時間:2008-03-07 09:15:03

  盡管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的預計,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望超過三成,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還是認為,一方面目前各界對中國企業的真實贏利能力的看法并沒有達成一致,另一方面,“一個企業獲得較高的利潤,等于給天下英雄豪杰發邀請”,從而會影響企業未來的贏利能力,尤其是市場全面開放的情況,在那里“所有今天成功的公司,翻過來就是各家競爭的領域,瞬間轉化為明天的成本”。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認為這些正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天花板”。他說,“中國企業過去一直是靠投入在發展,在主流市場和主流產品上始終沒有突破,實際上是大而不強。而要進入主流市場,靠的是陣地作戰的能力,而過去中國企業習慣了隨時捕捉機會的游擊戰”。另外,目前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一些國有企業,但由于這一形象,他們在全球的資源整合能力將大打折扣。
  一國企業的商業倫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國家企業界通行的商業模式。
  《中國企業家》主編牛文文撰文指出,中國過去30年的商業倫理是“溫飽時期的顧客至上商業倫理,窮人商業”,在“商業五倫”即企業家、投資人、顧客、員工和政府中,中國企業最看重顧客。這種倫理的支持下,通用產品、低價格、大批量、快速度,共同構成了基本的商業模式,而盡快大批生產通用產品就被當作最主要的競爭方式。但這樣的模式是以一系列的“成本忽略”為代價的,比如土地成本、資金成本、股民利益、環境成本、員工利益等,最后,“除了作為消費者中國大眾對企業還是滿意的之外,作為員工、作為股民、作為社區居民、作為納稅人,大家的感覺全是被企業侵害”。
  作為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對商業氣候變化的直接反應,“社會責任”在最近一年成為一個最時髦的字眼。百度一下這個詞,可以搜到12000多條的結果,其中90%以上出現在最近一年。各種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或與之相關的企業慈善的評選,更是層出不窮。王健林就坦言,2006年他收到的相關評選邀請就有十幾個。一些知名的企業,也已經或即將發布自己的社會責任報告,其中包括中化、中海油、華為等。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40年來一直把“要為顧客省錢”當作前進動力的沃爾瑪——如今宣稱要成為全球最綠色的企業。在那些激進的批評者看來,這家年營業收入達到 3120 億美元的公司曾代表了大公司的所有不當之處。7月, 沃爾瑪晉江店工會正式成立,這是該公司在全球的首個工會組織,之前公司與員工已經就建立工會展開了數年的斗爭。12月初,它宣布將從12月30日起開始采用一種純棉的環保編織袋,這種袋子成本價為每只9元,但顧客只需支付3元,多出的6元意味著沃爾瑪成本的增加。這家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的舉動,或許正可作為中國社會對商業倫理的反思的榜樣。
  
  激辯企業責任
  
  真理愈辯愈明。12月9日,一百多位國內外最優秀的企業家、學者和政府官員代表云集中國大飯店,他們談論的主題是“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式商業倫理”。
  《中國企業家》社長劉東華開宗明義地指出,“昨天,人人渴望成功,英雄不問出處,但是今天我們的社會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成功,大家更加關注你成功的方式,更加關注你成功的邏輯,更加關注你的成功和這個世界是什么樣的關系。”他堅信,今天企業界的新責任是“重建規則和秩序的尊嚴”。
  所有的辯論被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全面社會責任,一派主張主要社會責任;前者認為中國企業家必須全面考慮股東、員工、顧客、社區、環境、合作伙伴的利益,而后者則認為企業家的主要責任就是把企業做好,只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適當承擔其他社會責任。主張前一派的代表包括牛根生、王健林、馬蔚華、王志樂(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柳傳志、寧高寧、張維迎、周其仁則是后一派的代表人物。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認為中國社會把太多的目標加到了企業身上,包括社會職能,政府的職能,道德職能,甚至包括民族精神,結果讓企業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他認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第一責任是把企業做好,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去涉足其它責任,我希望中國企業真正發展是做好了自己的全球競爭以后,再談更多的對多元化目標的社會責任。如果說你的企業自身沒有做好的話,今天談社會責任,實際上對企業、社會都不利。”
  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也表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企業必須首先向股東負責,“因為沒有對股東負責,這個企業就不存在了”,但為了向股東負責,必須向顧客和員工負責,為此,企業的首要任務就是為社會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按章納稅,擴大就業機會;在這之上,如果還有余力,也需要兼顧社會公益。不久前,他剛剛發表一篇名為《讓社會的空氣更濕潤一些》的文章。
  但馬蔚華馬上引用福特汽車前董事長福特的話,來對主要責任派表示了異議。“一個好的企業,和一個偉大的企業的區別在于:一個好的企業能夠給客戶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而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提供產品和服務,而且還竭盡全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安全、和諧、美好。”他列舉了這幾年招商銀行已經累計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上億元,公司每年派4個人下往貧困地區掛職副縣長,進行扶貧,其中一個支行副行長在云南擔任副縣長時,以身殉職。
  馬的話得到了牛根生的支持。牛根生認為,負責任必須是全面、一貫性的。“具體講,全面性就是對股東、銀行、員工、合作伙伴、消費者全社會自然界全面負責任。中國式商業倫理的理想狀態,是講和諧,講均衡,講信用。實際上全世界都是這樣。”他進而認為,要達到這樣一個狀態,需要打造三重倫理,第一層是大商圈環境倫理,第二層小商圈企業倫理,第三圈企業家個人倫理。
  過去幾年捐款超過5億元的王健林的看法是,“不要為不行善找借口!”他認為既然是商業倫理,就應該是滲入骨髓的,因此應該是從一開始就必須有這種全面的責任觀,而不是說等到具備條件時才去做公益慈善。“這個詞(社會責任)使用頻率很高,為什么?不完全是時髦,是有一些原因。首先,它是企業本身的社會性性質決定的;其次,是由市場經濟的特性決定的,只有市場經濟條件之下,才可以說社會責任;第三就是企業本身生存的需要。”
  但參加了《大國崛起》討論的皇明太陽能的老板黃鳴顯然在聽到這里時有點耐不住,他是典型的主要責任派,他在博客中寫道:中國現在很大一部分企業,贏利都不能保障,員工的可持續發展都還不能解決,是“虧損企業”,談捐獻有點早;還有的企業總欠銀行的錢,是“準倒閉企業”,用國家的財富賺個人的名義,這樣的捐獻反而是對社會的一種諷刺;有的企業甚至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不管消費者的服務,是“垃圾”企業,社會道德是不會接受這樣的捐贈。如果基本責任做不好,做捐獻是沒有根基的,基本責任做不好,何以做企業公民?做好基本責任,就是最大的慈善!
  學者周其仁用一種“次序觀”來對黃鳴提到的這種現象表示了呼應。“我的看法是還是要有點次序,把你最應該履行先履行,有余力再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的。員工工資不好好發,銀行貸款不還然后就捐款,這是絕對不能提倡的。”他認為企業就是一組合同,“企業就是對員工簽了合同,對銀行簽了合同,與股東簽了合同,與技術擁有者簽了合同,或者買了地或者租了房簽了合同,然后我們把產品和服務提供給市場,全是一組合同組成的”,因此,“企業和企業家最基本的責任就是要履行你的條約”。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久久 | 亚洲欧美中文幕乱码在线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 | 日本A网免费在线观看 |